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理市 >> 大理市资讯 >> 正文 >> 正文

纳莱格思瓷砖行业第一性原理驱动者丨老

来源:大理市 时间:2025/1/24

一提起

NANOGRESS纳莱格思瓷砖

,一般行业人目前知道的可能不多。

但在圈内,尤其是从事国际市场的圈内,纳莱格思瓷砖早已口碑满满

确实,在今年国际市场持续不景气的背景下,今天,还能坚持全部以自主品牌做全球市场的有几个?

应该是屈指可数。但纳莱格思瓷砖是其中一个,而且,是产品渗透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之一。

年,随着现代仿古风的兴起,一直以鲜明风格布局全球的纳莱格思瓷砖开始被越来越多大中华市场的人看到。

只是由于纳莱格斯瓷砖的姿态实在太低调了,除了在中陶展、广州设计周等重要展会上亮相外,品牌对外露出的信息都很少。

但事实上,五年下来,纳莱格思瓷砖在大中华市场已积累近百个经销网点,且单个经销商平均年提货量已超万;单城市提货量达万以上;经销商存活率达到90%以上。

而这样的业绩背后,自然离不开纳莱格思瓷砖品牌80后创始人张锦良。

在“理工男”们主导的陶瓷行业,张锦良有些“异类”。因为他是中山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毕业,是位典型的“文科生”。

“文科生”治理下的纳莱格思瓷砖会是一个怎样的品牌?而这正是我们最感兴趣的地方之一。

故此,本期老牛说面对面栏目,特别来到纳莱格思瓷砖总部体验馆,专访纳莱格思瓷砖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张锦良,请他讲解公司的治理逻辑。

以下为录音文字整理。敬请垂注。

受访嘉宾

张锦良(纳莱格思瓷砖联合创始人总经理)

采访人

老牛

采访时间

5月19日

采访地点

纳莱格思瓷砖总部体验馆

文字整理

笔畅

01

纳莱格思瓷砖的创业史:

蛰伏待机,迎来风口

老牛:张总,您好!能约到您做这个访问很难得。您是个很低调的人,类似这样地接受采访估计很少。我们还是先来谈谈您的创业故事如何?

张锦良:我的从业经历很简单,到目前为止,我只做陶瓷行业,从年干到现在,中途没有转行,现已是第17个年头了。

年,即将从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的我,有收到过市政府、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的offer(意为“录用通知”),甚至是包括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也曾接触过。

老牛:但您最后还是选择了进制造业?

张锦良:对,我认为它更有挑战性。所以年,我就进了某大型陶企的国际部。直至年,我已是国际部经理

在从事国际市场时我产生了疑惑,行业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为什么国际市场上的品牌那么少?

接着,年的时候,我萌生了创立国际品牌的念头,探索通过研发、制造优质的产品在国际上打响旗号,至今已12个年头。

老牛:那一开始创立品牌时,为什么会选择“纳莱格思”呢?有什么具体含义吗?

张锦良:事实上,“纳莱格思”是英文“NANOGRESS”音译过来的。

“GRESS”是“瓷砖”这一词语的拉丁文通用词缀,意大利、西班牙的瓷砖行业里,有很多品牌会采用“GRESS”这一单词取名,就是瓷砖的意思,“NANO”就是单位“纳米”的直译,指的是物理上最小单元。

我们以此命名品牌意为探索瓷砖这类产品的第一性原理,让产品回归最应有的状态。

老牛:如果回首做个总结,那您会把年以来的创业划分为几个阶段?

张锦良:从开始到年是第一个阶段,以亮面砖为主,在那个年代,国际上通行的是以持久耐用的亮面砖为消费主导。

年始,我们就开始转变方向,往仿古砖、釉面砖的方向走,纳莱格思瓷砖是最早在意大利引入干粒来做产品的品牌。

早在行业普遍对仿古理解都只是普通亚光釉面,还不了解干粒是什么材料的阶段,我们就从意大利VITRECERAMIC公司引进第一批干粒应用在公司的意大利岩石产品上。

老牛:那从质面来讲,你们年应该已经是在做现代仿古了?那时候行内做现代仿古砖的还不多,行业真正刮起这股风是在、年。

张锦良:对,现在大家叫的“现代仿古砖”是后来才有的概念。我们比行业早三到四年研发、制造出目前行内叫“现代仿古砖”这个类目了。

纳莱格思瓷砖家装应用案例,其采用了理石系列SORRENTO

老牛:那第二个阶段,是年到什么时候呢?

张锦良:年到年左右。

一直以来,纳莱格思瓷砖就是面向全球市场而布局的,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会不一样。

年开始的“亮光砖时代”,更多是解决刚需,以及稍微高端一点的需求,比如说,规格稍微大一点的0×0mm的亮面砖,当时分布的主要市场相当广泛,但发达国家市场占比没有现在重。

到年后,开创了全新的仿古品类,由于产品需求的变化,市场重心逐渐发生转移。

比如澳洲、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等,这些人均GDP在3万美金以上的市场,从这一时期开始便成为了纳莱格思瓷砖的市场重心。

直至年左右,国内市场开始刮起“现代风”,纳莱格思瓷砖产品不知不觉踏上了“风口”。

再加上,品牌在这一产品领域也早已沉淀了4、5年,于是品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审美眼光较好的“搬砖人士”认识。

因此,并不能说我们刻意把产品做成迎合国人的品味,而是国人的品味发展到要让我们的产品大放异彩、发挥能量的时候。

而事实上,早在年前,就已有很多国内经销商想代理我们的产品去销售。

年我们研发出第一套意大利岩石系列产品,并同期在春季陶博会亮相,当其时就有80+个国内意向客户想要签约合作,建专卖店。

但因为当时品牌的市场主要在国际,国内没有组建好销售团队以及运作系统,怕这些经销商被“新手上路”的我们耽误,所以,基本上这80多份合同都拒绝了。

纳莱格思瓷砖产品应用于木艺店案例,其采用了岩石系列COMODO

02

纳莱格思瓷砖的国际观:

来源国际,着眼全球

老牛:那从全球市场来看,各地的需求应该还是有差异的,这对您们开发产品有什么影响?你们会针对不同地区定向开发产品吗?

张锦良:我们做产品是真正的全球首发、全球同步。不会为了某个市场而专门开发,在我们眼里,中国市场只是全球市场的其中一分子。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就不得不说纳莱格思瓷砖的第三个初心,始终来源于国际,着眼于全球。

老牛:前面有两个初心是什么?

张锦良:纳莱格思瓷砖有四个初心,第一个,始终是优质产品制造;第二个,始终是优质生活倡导者;第三个,始终来源于国际,着眼于全球;第四个,始终致力于把优质的商品传播到千家万户。

第一,是做产品的态度,坚守品质,回归本质,这是底线,也是第一性原理。

第二,为什么去到每一个有纳莱格思瓷砖的地方都有咖啡、葡萄酒呢?因为纯粹硬邦邦的材料是不足以全面体现你对生活的态度,了解创始人喝的是什么葡萄酒、什么咖啡,倡导怎样的优质生活,从而更好地对标做出来的产品,这是一种立体的、全方面的、观念上的传达。

第三,就是始终来源于国际,着眼于全球,国际、国内的产品线完全是同频同步的,甚至我们更偏重于国际的产品反哺给大中华市场。

老牛:这么看来,纳莱格思瓷砖每款产品都是以全球化发行的思维去做。国内这两年兴起微水泥瓷砖,那你们有参与其中吗?其动因是什么呢?

张锦良:由于我们布局的是全球市场,所以从年年底开始,我们就已经有在推微水泥这一品类的产品。

其动因是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觉得水泥这一素材会回潮,“水泥”这两个字会重新回到人的视野。

另外就是近几年,连欧洲人都在拼命往岩板、往奢石的方向走,宁静的、干净的概念谁来玩呢?

有不少澳洲、欧洲的大咖建筑师也开始提出这个问题:现在还有谁在钻研质朴、纯粹、干净的材质呢?

所以,微水泥能火起来,其原理还是来源于对需求的理解。

我们设计总监也一直坚持一句话:时尚是个轮回,经典才能历久弥新。

老牛:失去的东西总会回来的,只是什么时候“回”的问题。

张锦良:这是关键,如果现在来搞微水泥那很麻烦,都内卷了。

很多人说我们是碰巧,碰巧在年那个时间点,率先把微水泥产品给开发出来,虽然我不反对有人这么说,但事实并非如此,并不是偶然撞到风口上,而是持续十多年来对国际、国内市场观察和体会作出的选择。

老牛:现在微水泥产品市场上卖得怎么样?变成主流产品了吗?

张锦良:卖得很好,销量上可以说是主流产品。全球市场,包括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澳洲等都很受欢迎,当然并没有国内的那么疯狂。

不过,尽管国内竞争激烈,但比起行业很多品牌来说,我们还是安全的,一是我们始终坚持国际、国内市场同步的做法,二是我们依循第一性原理,把微水泥应该有的状态做出来。

老牛:您们品牌有一个特点,是别人没有的,就是有全球市场的支撑,这能够让品牌的发展变得更加从容。

张锦良:一条腿蹦蹦跳跳,遇到问题肯定焦虑。

老牛:对,单一市场化,很难去守住。

张锦良:而且这个行业门槛不低,动不动搞一堆库存,走对了趋势就皆大欢喜,一旦搞错了,试错成本是非常高。

03

纳莱格思瓷砖的产品观:

从原始状态入手,不忘初心

老牛:听说您们产品的一些原材料,是直接从意大利那边来的?

张锦良:是的。刚才讲了,我们在年就引入粗干粒到国内,最早应用到意大利岩石系列之中,呈现出来的感觉非常好,石材质感跃然砖上,有了这些干粒,材料才能有光影、高低触感,整个肌理、纹理表现得更加丰富。

此外,我们每做一代产品,除了研究、设计表面纹理外,还会从触感、应用,以及是否防潮、防污、易洁等最基本的维度上研究。

除了温度之外,务求让瓷砖产品做什么像什么,做木纹要有木纹的肌理,做用旧了的石材会有时光的痕迹。

而这些要如何在瓷砖表面体现呢?其实都要回归最原始的状态,从理解天然素材应该呈现的基础特征和制造上从原材料的研究出发。

老牛:做一片好砖,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质资源。

张锦良:这些和国际上某些行业的分工是同一个道理。

比如特斯拉做汽车,哪里的东西好就用哪里,不会墨守成规说原材料一定要在美国生产,组装一定在中国,特斯拉的电池就采用了宁德时代,其电池不仅稳定的,升级换代的潜力也比较

这就很好理解,除了胚体外,为什么其他维度上,我们都选择了使用意大利的原材料,因为在材料表面质感的处理上,意大利确实是领先的。

但意大利或者说整个欧洲却是不具备这样的坯体,比如说75°白底的大理石,若是要在意大利做就会特别折腾,尤其是如今国际环境不稳定,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都成问题。

老牛:但做塔尖产品全球化营运确实已是一个趋势。那除了粗干粒,年之后的新产品,在原材料方面,有没有加入一些新东西?

张锦良:有,围绕干粒,我们已经升级到第三代。

年是第一代干粒,、年是第二代干粒,从年开始引入了第三代干粒。

实际上,经过这些年的积累,我们的产品结构其实已经比较完整,大品类该有的都有,岩石、水泥、木纹、大理石等,包括即将要布局开发的皮纹、金属的纹理。

并且,其中我们有一个特点是,做什么就像什么。有很多人评价说,纳莱格思瓷砖不是专门做水泥瓷砖的品牌,但我们做得可能还更到位。

正如特斯拉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一样。很多人评价特斯拉是汽车中的“毛坯房”,那是因为在特斯拉眼里,汽车只是交通工具,不能说为了舒适感,而忘掉了汽车本来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的作用。

但国内很多新能源汽车,往往不在智能系统做深耕,减轻驾驶者的负担,而是过多地偏重于升级内饰、音响、座椅等,强调舒适性,但是这对驾驶人来说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需求点。

同样,纳莱格思瓷砖在做产品的维度上,也遵循着“第一性原理”的法则,每做一代产品都会围绕第一性原理出发,揪住这个产品最根源性的需求是什么,回归到人最本质的需求上,尊重、满足消费者的体验感,从而在潜意识上与消费者的精神层面达成共鸣。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冲着这个方向去做,做到极致。

比如说,这两年流行的微水泥,是从日本开始兴起,日本生活节奏快,人容易感到疲惫,回到家肯定是想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微水泥的侘寂风、现代风、奶油风概念很受欢迎。

对此,我们在做微水泥产品时,就会考虑如何让人有宁静、放松的感觉,纳莱格思瓷砖的微水泥产品就是纯哑光,没有加干粒,也不会使用各种抛光,几乎不带光泽,但摸起来要柔润,颜色素净。

纳莱格思瓷砖不会为了“噱头”而在产品叠加工艺,但行业里“工艺泛滥”的情况屡见不鲜,感觉不加点工艺,不抛光一下,就算不得上瓷砖了,但这与做这款产品的出发点,已经南辕北辙了。

甚至,瓷砖有时候添加了工艺,产品反而不耐污、不易洁、不防滑,这对消费者的体验来说,是相当不友好的。

所以,我们最早的意大利岩石系列,因对标应用的场景是户外,海边的别墅、山里的民宿等,所以会通过干粒在肌理、触感等维度下功夫,并添加相应的工艺,不仅让产品更贴近于自然,还能使其具备防滑、耐磨等特点。

而如果对标的是室内应用场景,哑光砖的产品质感会更偏柔和、温馨,从粗干粒慢慢到细干粒,所以如今的第三代干粒摸起来会更润滑,像玉石一样,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防滑。

不过,现在行业很多哑光砖都犯了一个错误,要么不防污,要么不防滑,不防污的原因是放了干粒却又各种抛,一抛就会破坏掉粒子的物理状态,就会产生卡污的风险,影响生活的使用。

老牛:这几年的数码釉,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zx/11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