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人民路是吃早餐的好去处。清晨由东向西穿过洱海门,苍山就向你扑面而来。人民路纵穿大理古城,坡度舒缓地倾斜向上延伸。天气晴好时,最宜缓步慢行,且行且吃。
沿着人民路往上走,路边最常见的一种小吃,是烧饵块。
烧饵块的装置通常是一种简易铁皮小车。凹槽里燃着炭火。取一张饵块置于铁箅子上,烤至两面金黄,刷上酱料。酱料有甜酱和辣酱,依个人喜好,添加一种或两种混合皆可。加入肉沫、洋芋(土豆)丝、豆芽、韭菜、腌菜,把圆形的饵块饼对折成半月形,捏紧就可以吃了。
饵块是大米制成的,经加工处理压制成薄饼状,在炭火上烤制时,受热最强的部位会鼓起来,如同吹出泡泡糖。烤到适宜程度时散发出清甜米香,然后刷酱,这种时候,一旁等候之人眼巴巴盯着,默默吞下口水,故作镇静。终于接过卷好的饵块,一口咬下去,软糯烫口的米皮包裹着咸香的馅料,酸甜咸辣。加一根香肠或油条,口感会更加有层次,吃得更饱。
喜洲破酥粑粑是另一种烤制出来的早点,看上去像大烧饼。分咸、甜两味,原料为小麦面粉。传统的做法,使用特制的吊炉,这种炉子下层用猛火,上层用文火,把面饼置于中间。
技巧高超的手艺人可以“破酥”:表面金黄酥脆,内里绵软柔和,趁热吃时口感极佳。略显油腻,最好有清茶相伴。
以前在叶榆路口,常有一老太太,放上两张小桌,几张长凳。她卖的是稀豆粉。稀豆粉是用豌豆磨成粉,熬制成糊状,盛在小碗里,撒上葱花,红油辣椒,软绵绵缠绕于舌齿之间,久久不散。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早晨都去吃。老太太认得我了,见我走来,露出微笑,给我算当地人的价钱。早晨阳光好时,来上一碗稀豆粉,加一根油条(用剪刀剪成小段),坐在小摊上看行人往来。
吃稀豆粉要趁早。去得晚,就卖光了。
号称云南十八怪之一的乳扇,是一种口感奇特的小吃。其实是一种乳酪。由鲜牛奶制成薄片。制作过程中,为了使得牛奶迅速成型,加入食用酸(古法是用木瓜酸水)。乳扇看起来是甜的,入口却是酸的,乳黄色的质感让你觉得应该是酥脆的,咬下去却是软绵绵的。略带乳酪制品特有的膻味。配上当地小作坊制作的玫瑰糖酱,亦有独特的风味。不过这种酸绵绵的口感并非所有人都喜欢。
旱季时节,大理阳光猛烈,行人易感口渴,这时正适合来上一碗木瓜水。木瓜水,既木瓜凉粉,一种南方夏季常见的消暑饮品。大理木瓜水的特点在于自制的红糖水,再撒上一把熟芝麻。口干舌燥之际吃上一口,软滑似果冻,冰冰凉凉的,很过瘾。夏季炎热时节吃凉粉类饮品,常常让人回忆起一些童年的感觉。
大理街头小摊上还有卷粉、烤豆腐、炸洋芋之类。卷粉的原料也是大米,磨成粉,掺水制成米浆,蒸成薄薄的一片米皮。刷上酱,加入馅料,卷起来吃。广东的肠粉也是这样制成薄薄的米皮。不过肠粉是现场蒸熟,而这边的卷粉是当天凌晨做好,是凉吃的。菜市场大姐对我说,每天摸黑起来,蒸好米皮,准备馅料。有时还要跑城管。很辛苦的啊。
街边小食店,最常见的是各种米线饵丝店。其中最值得尝试的是这里的巍山“粑”肉饵丝。粑字应为(火巴),火字边加一个巴,念pa。汉字典无此字。
巍山是大理王国之前南诏王国的都城。粑肉,选用猪肘子和五花肉,加之秘制佐料,文火煨炖一夜。饵丝,就是饵块切成丝。乍一看跟米线很像,但其实是不一样的。制作饵块和饵丝的大米要比米线的有黏性,所以口感也有差别。米线就是我们岭南说的米粉,通常入口圆滑弹爽,而饵丝则有点软糯黏牙。上好的粑肉饵丝汤浓色白,香气扑鼻,粑肉肥瘦相间,口感极佳,再配上用木瓜醋腌制出来的泡菜,撒上翠绿葱花,几滴红油辣椒,人间之美味也。
另有凉鸡米线,酸、甜、辣,爽口,宜夏季食用。大理城内最有名的是“再回首”凉鸡米线。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凉鸡米线了。等哪天有兴致的时候,再去回首一下。
-END-
你可能还想看↓↓↓
之清真牛肉火锅
旅行与读书,是扩充人生最好的方式
苹果用户专用赞赏通道↓↓↓
安卓用户专用赞赏通道↓↓↓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w/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