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日志》动画总导演槐佳佳养了一只有着可爱白爪爪的猫。
“干我们这行的,工作没点儿。养猫好啊,吃的喝的准备足了就能自己玩儿。”
喜爱猫的槐导,这次又跟一只猫扯上了关系。
4月10日,历时三年制作出来的“猫片”——《大理寺日志》成功在B站播出。上线之后,观众们的评分自然能说明一切。
好评的背后是无数个艰辛的日日夜夜堆叠而成的,其中的感受只有自己才最清楚。为此,萌股采访到了《大理寺日志》的总导演槐佳佳,为大家揭开制作动画背后的故事。
1、“人物造型可以简单,形象必须丰满”
不管是身为读者的时候,亦或是成为从业者以后,槐佳佳对于作品的内容形式都更偏向于漫画。
“动画在内容上填充的已经非常扎实了,都是按照导演的思路去看故事。而漫画不一样,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很大。”
对于一个动画导演来说,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就意味着有更多创作的可能性。而说到喜爱的漫画的种类,槐导自己的喜好与《大理寺日志》不谋而合。
“我个人比较喜欢画人画的比较有趣的漫画,人不一定非要特别精细,细到每根头发丝都要画出来,衣服上的褶都要体现出来的那种程度,我更喜欢简单一点的造型。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要求很低,造型可以简单,但人物形象必须要丰满。”
这样看来,《大理寺日志》这部作品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陈拾,可能不会有比他造型更简单的主角了,在人群中这么一站,反倒是路人们的线条更加精细。在人物塑造方面,憨厚中带有一点傻气,为人热情,还有自己的原则底线,可以称得上是表里如一。
而少卿大人则走了另外一条路线。首先,为了吸猫而去追番的观众肯定不在少数,同时,一本正经的性格与其萌萌的大白猫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也为角色增添了魅力。
动画播出以来,少卿大人的人气已经渗透到各个圈层。从自从大狸子在萌股APP众筹上市以来,人气一路飙升,在数千位动漫角色中突围杀入前名,排在了71位,可以看出猫奴们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我们让槐导预测一下少卿最高能排到多少名。“70吧。”他谦虚地说到。
在猫奴们的热情下,最后的结果可能远远超出槐导的想象。
2、“其实我就是个说书的,把故事编排的好听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上面说过,相比于动画,漫画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但当要把一部漫画改编成动画的时候,如何填补好这些想象空间,就是动画导演的工作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没那么轻描淡写了。
对于《大理寺日志》而言,改编的难度比想象的更加高。在原作漫画中,每一格画面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台词,如何将这些信息点运用镜头语言重新编排,这是槐佳佳和其制作团队需要克服的困难。
相信看过漫画的粉丝也注意到了,动画里面的出现的情节和镜头,相比于漫画有着很多不同。
这就是槐佳佳团队做出的选择——在保留人物和故事内核的前提下,重新设计并制作动画分镜,并在里面填充原创情节。
举个例子来说,动画第11集中,李饼要阻止卢大人参加武皇的寿宴。在原作漫画中,只是交代了一下卢大人因为淋雨感冒无法参加寿宴。而在动画中,制作组将此情节设计成了李饼利用崔倍的“因果律武器”特性,制造了一起事故,使得卢大人无法参加寿宴。
对此,槐佳佳有他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块是有必要去丰富人物的,这也是一个对观众负责的态度。”
在漫改动画制作中,按照原作的分镜来改是最省事也最不会出错的方式,但如果想要将人物呈现的更丰满更立体,这一步棋走的可谓十分大胆。
要想走好这步棋,需要有个先行条件——对人物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挖掘。“每个人的行为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在对角色的理解足够深刻的基础上塑造的。”槐佳佳如此说道。
拿上面的片段来说,正因为李饼的性格中除了一本正经之外,还时常露出可爱甚至调皮的一面,在之前的剧集当中也对这些性格特点有着充分的铺垫。正因为在前面已经将人物丰满起来了,所以当这些原创情节出现时,大家才会觉得更真实。
利用动画原创的情节来补充当时漫画中对人物考虑不周到的部分,进而丰富人物形象。这也是原作者RC的想法。
3、“她才是亲妈,我就是个老师”
漫画原作者以编剧的身份深度参与了动画的制作,这也是国内漫改动画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但正因为如此,动画团队对于剧中人物大刀阔斧地润色才显得更加有底气。
“她是亲妈,没有她就没有这个故事,我是个老师,她把孩子送到我手上我就有责任去教育好孩子。”槐佳佳如此评价他和RC的关系。
“孩子”交到了老师手里,但是“亲妈”也没闲着,同时参与到教育“孩子”的工作中。这就出现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两人在工作上如何配合。
此前没有过合作经历的二人,一开始配合的并不是很顺利。
再举个例子,在动画第3集中,有个王七不停地窥视少卿的房间,最后还被门夹了眼睛的桥段出现。
这段情节也是漫画中没有出现过的,本意还是希望能借此完善人物性格。但对此,RC一开始并不赞同。
“她觉得节奏太慢了,但我的回答是不改,我就要这个节奏,如果这段改了,一扬起来我后面就收不住了,为了这段也发生过一些争吵。”
对于创作者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作品的坚持,关键在于自己的坚持是否是为了作品更优秀,而不是为了树立自己所谓的权威性。
“有一些导演为了把自己的东西强加进作品里,就拼命否定原作者的意思,这样的冲突我就觉得不合适,也没必要。我们俩都是以为了作品更好这个点出发的,并且是在全心全力地去做,所以一些小的冲突包括理念上的冲撞,到最后都不是问题。”槐佳佳说道。
最终出炉的成片,观众的评价证明了一切。
4、“我最喜欢王七,所以给他加了好多戏份。”
在人物塑造方面,除了两位主角,其他配角的形象也是丰满剧情的关键要素。
在采访的末尾,我们向槐导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穿越进《大理寺日志》的世界,你最想成为谁?
“这个问题有点可怕哈哈哈,大理寺里面女性角色太少了,跟进了和尚庙似的。”
虽然是“和尚庙”,但大理寺里面还是有个风姿绰约的男性角色。没错,就是司职大理寺录事的王七,他也是槐导最喜欢的角色,为此时常给他加戏。
王七这个角色在番剧中更多地承担了搞笑的任务,但纵观整部作品,槐导并不想把他单纯地塑造成一个搞笑角色。为此确实给他加了不少“戏”。
陈拾刚刚当上了书吏就吃了瘪,在门口等着李饼审案卷等了一天。王七特意过来给了他一个坐垫,这段情节体现出了他体恤下属的一面。
另外,对于王七无视崔倍“因果律武器”属性的原因,动画里也增加了一段王七履历的戏份。
这段配合旁边食用效果更佳
通过类似的“加戏”,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观众更加了解剧中角色的属性和行为,这才是丰富角色形象的“关键”。
在萌股APP上面,目前只有少卿大人已经上市,对于还没有上市的其他角色,我们让槐导做了一个人气预测。
“我个人觉得崔倍的人气会高一些吧哈哈哈,毕竟还有个有趣的设定,因果律武器,人长得也帅。”
槐导可能对自己喜欢的王七信心不太足,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我们可能不是动画这行里最能打的,也可能不是资本最青睐的,也可能不是制作能力最强的,也可能不是路子最野的,但是我们永远是最卖力气的。”
给自己团队做出如此“中肯”评价的槐导,自己本身的“野心”却并不小。
“如果下一季还是我来负责的话,我也希望能把时长做上去,说白了我们那时候还小,现在团队扩大了,也变得更强了,以后有多大劲儿都会使出来的,而且有机会还是希望能上大银幕。”
目前,《大理寺日志》第12话因为对制作有更高的要求而拖更两周,但从评论中,我们能看到大家对这部作品的信心。
也希望未来好传动画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以上就是本次对槐佳佳导演的采访,少卿李饼目前已正式入驻萌股,欢迎大家来为他应援打call~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w/1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