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新华社一个航拍大理洱海的视频美翻了!
大家一起来分享↓↓↓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是洱海周边近百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最大来源。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全州上下齐心协力保护治理洱海,洱海一度成为“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然而,近年来,洱海周边餐饮客栈迅速发展、入湖水源水质“滑坡”等因素让洱海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
大理州围绕改善和提升洱海水质目标,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通过不懈努力,年1至5月洱海全湖水质综合类别均为Ⅱ类,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性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华社)
说到洱海保护治理的成效,近日,云南日报也刊登了《洱海流域“两违”治理显成效拆除违章建筑9万余平方米》,一起来看↓↓↓
为进一步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落实落细,大理白族自治州采取抢救模式,强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全面开展违章建筑及餐饮客栈违规经营整治,拆除违章建筑户,拆除面积达9.39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护洱海、人人有责”的宣传标牌随处可见,街道上、小巷里、村落间,推进洱海治理的工程热火朝天。“经开区凤仪镇核心区关停37家经营户,叫停户。”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凤仪工作队队长王灿明说,凤仪镇洱海治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银桥全面暂停所有住房建设,拆除违章建筑15户平方米。”大理市银桥镇党委书记杨砚池说。
“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采取超常规措施,有效遏制违章建房、违规经营。”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劲松说,按照“管住当前、消化过去、规范未来”的要求,强化源头管控,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违章建筑及餐饮客栈违规经营整治工作。洱海流域共排查出违章建筑户。其中,已拆除户(核心区户),拆除面积9.39万平方米(核心区2.61万平方米);共关停餐饮客栈等经营户家。
李劲松介绍,大理将洱海海西、海北米界桩外延米、洱海东北片区环海路临湖一侧和道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洱海主要入湖河道两侧各30米、其他湖泊周边50米以内范围划定为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禁止新建建筑物,禁止新增客栈餐饮等经营行为。将主要入湖河流周边米、洱海及重要湖库周边米和城市建成区划定为规模化畜禽禁养区,现有养殖场年完成搬迁,手续不全的一律予以取缔。
“大胆创新,全面推行洱海流域河长制。”李劲松说,由州委书记、州长担任洱海双河长,州政府分管环保副州长担任洱海流域河(湖)长,州委、州政府18名领导担任洱海流域29条主要入湖河道河长,州级28个部门主要领导担任联络员。建立州、县市、乡镇(街道)三级督察体系和州、县市、乡镇、村、组五级河长体系以及河湖库渠巡查体系。布设个行政断面监测点,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以水质倒逼责任落实。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洱海保护治理的支持力度,省政府明确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6亿元洱海保护治理专项资金,以此为基础,州委、州政府通过组建政府投资基金方式,筹集40亿元专项基金,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
通过采取一系列组合拳措施,今年1—5月洱海水质为Ⅱ类,6—8月为Ⅲ类,主要湖湾水域水生植物生长较好,近岸水体感观明显好于往年同期,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效。(云南日报)
(大理电视台综合自:新华社云南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c/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