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总台记者从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获悉,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
“十三五”期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32个月Ⅱ类,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水质目标任务。
据介绍,年,洱海全湖水质5个月Ⅱ类、7个月Ⅲ类;年,洱海全湖水质6个月Ⅱ类、6个月Ⅲ类;年,洱海全湖水质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年,洱海全湖水质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年,洱海全湖水质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
“十三五”期间,洱海湖区沉水植被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湖体年均透明度上升到2.1米,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又重现洱海。
目前,洱海公里环湖生态廊道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海西段46公里已投入运行,成为大理“新地标”。“十四五”期间,洱海保护将由抢救性治理阶段,转入保护性治理阶段。(总台央视记者李常明)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c/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