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学院12级本科生李磊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地域文化、区域经济更有着深厚的感情。寒假至今已半月有余,既造访了垂涎已久的内蒙,也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理,趁此机会讲一些见闻,供大家一笑置之。
天高地阔,跃马扬鞭——豪放内蒙
这次寒假有幸参加校团委宣传调研部赴内蒙古察右中旗调研团。从呼和浩特白云机场出发,中巴车穿越阴山山脉,恰巧遇上风雪天气,道路两旁的积雪被狂风裹挟着呼啸盘旋,辽阔的高原、疏落的马群、飞舞的雪屑、车窗上凝结的冰花,让我不得不感叹于自然的造化。
察右中旗旗府并不大,入夜后便少有车马喧哗。道路两旁的建筑只有一两层高,开发区偶有高楼,但大多还在施工建设。行程的重点是在三道沟村、东油坊村走访调研。这里的村子人口不多,三五十户人家,但耕地面积很大,少则十多二十亩地,多则三五百亩地。我们去的时候不巧,耕地上都是薄薄的积雪,见不到夏天繁盛的景象。耕地虽多,但水浇地很少,种植业以马铃薯为主,受宏观市场影响很大。
嘉里基金会扶贫的宗旨在于改变人。他们试图探索从产业带头人、示范户到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统一水利设施、共享生产技术、共同进行前后向的价格谈判。基金会的目的不是向贫困县输血,而是要通过改变农民的生产观念,使贫困县自己产生造血的功能。他们希望探索出一些能够在全国推广的农村发展经验。这样的理念对我的触动尤其大。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而由社会参与治理,调动农民和市场的积极性正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农村经济中的体现。
另一方面,当地村镇年轻人外流的现象尤为突出。村民年纪基本都在五十开外,一半多的户籍人口在外地打工、居住。与南方村庄不同,这里并不存在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问题,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也在外地上学。从年以来,村镇中小学的学生人数以每年多的速度递减;到今年,大部分村镇小学都已经裁撤合并。从村子向乡镇流动,从乡镇向旗县流动,从旗县向盟市、首府甚至其他大城市流动,虽然伴随着很多乡村的消亡,但这或许就是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魔力吧!
山水田园,文献名邦——多情大理
因为自然地理的巨大差异,大理的乡村和内蒙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自然村百十来户人家,七八个近邻的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小户人家只有几分地,大户人家也不过三五亩地,这与内蒙动辄上百亩的豪情自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西南地区充足的水热条件使得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苍山洱海的庇佑更使大理坝子鲜有水旱灾害。虽然地形和区位条件的限制使得云南经济发展并不靠前,但是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仍然使云南充满了魅力。
在大理,苍山十九峰峰峰有寺,洱海百千户户户礼佛,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本主庙,每个镇子都有佛寺。而村民们也以共同的族群观念为核心,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去年以来,大理尝试以村民理事会的形式开展自然村村民自治,我出生的龙龛村有幸成为全州第一个试点村。具有高度族群观念、集体意识和紧密社会联系的自然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村民理事会。当选的理事长是村中能人、民族古建的行家,他带领村民们美化村中道路,翻修本主庙,订立村规民约,成立龙龛村旅游协会,自发开展村容整理、洱海保护工作。村民们的自发参与加上州市政府的试点扶持,使得龙龛村的面貌在这两三年间有了巨大的变化;环洱海的餐饮、住宿、休闲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很多村民从农业人口转变成了服务业人口。
在南方地区,农村人口相对稠密,自然村内部更有着紧密的宗族联系。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村民自治,从农民开始进行民主素养的训练,或许既是社会治理的复兴,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石,而这,也正是政府简政放权的题中应有之意。
到写稿时为止,寒假已经过半,最为遗憾的就是没有好好按计划读书。以上一些所见所感不乏观察片面、思考肤浅之处,只希望在后半个寒假的时间里能好好补一补课吧!
一路游走,一路反思,一边感叹祖国山河,一边思虑乡村发展,真是大理的好儿子~直到看到平凡才是最好的答案蒋悦历史学系13本
“你在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海岛上温暖如春”。凌晨一点,走出机舱时那温润的空气和大海的气息让我感受沉醉,是的,这是海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每次假期回到海口,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去那片熟悉的海岸听一听大海的声音,去凌晨的夜宵摊买几只烤生蚝和清补凉,或是向路边阿婆买一只刚砍好的椰子,一边散步,一边思索,想想走过的路。想想遇见的人。
每次假期多于我来说,是极好的时光——经过了一个学期忙忙碌碌的生活:托福、学工、双学位、论文、期末考,不再用为各种deadline而刷穿夜晚,不用因考试和论文而挑灯夜战,不用因学工而在燕园里奔波游走……这个远离竞争、远离喧嚣的热带小岛,对于我来说,是离灵魂最近的地方,我可以在某个阳光温柔的下午,坐在家里阳台的摇椅上,看一本杰克?伦敦的小说,思绪随着马丁?伊登或凡?伟登漂泊出海;在某个难以入睡的深夜,打开电脑,窝在家里的床上,看自己一直想看的黑白经典电影;在某个飘着细雨的清晨,在书房的桌前,动笔写一篇杂感,给曾经舟车劳顿的自己一个答案;可以在某个降温的天气里,约一帮小伙伴,去吃吃火锅打打台球和桌游。远离忙碌的燕园生活,回到美丽的小海岛,我在悠闲自由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久违的诗意。
还曾记得大英四最后一节课时,老师说:“假期里北大学生往往是最闲不下来的,但或许,其实你们不用忙着去实习、去新东方、去海外求学,在家陪陪家人,看看几本想看的书,偶尔读读英文报刊、小说,其实就已经足够,因为你们今后会发现,这样的时光会越来越少。”在我看来,假期对于北大人来讲,是旅途中别样的风景,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精彩,但只要不忘初心,用心去行走,便会在寒假时光中,邂逅一段美妙的风景。
但对于我来说,平凡的寒假生活,就是最好的答案。
无关乎平凡或精彩,只是有些人选择向外走,于是饱览世间河山;有些人选择向里走,所以聆听心中清音。实践路上,有成长的花香工学院14本廖佳文
时间像一个淘气的娃娃,悄悄的从你的手心溜走。实践结束已有多天。但仿佛一切都只是停留在昨天一样。从第一次实践队例会开始,到最后一个晚上的疯狂。时间在流逝,而我们之间的感情渐渐加深。高中宣讲、小学支教、农村调研,从前认为自己无法hold住的局面,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也逐渐学会掌握。实践这段时间,自身在成长,团队也在成长。在辛苦与欢乐中度过了这七天。很短,只有一个礼拜;但也很长,自己和团体进步了许多,在我人生的记忆中留下深重的一笔。在实践的路上,我渐渐明白,不仅仅是我们在帮助这些孩子,更多的是,这些孩子也在帮助我们。漫漫兴国实践路,我们在路上,我们在成长。
出发让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高中宣讲了。走出兴国车站,踏上江西的土地。虽然坐了许久的火车,但内心还是无比喜悦和新奇的。坐上汽车,望着窗外,不知不觉就到了宾馆。稍作休整后,我们就踏上了宣讲的路程。第一次去平川中学,当我看到一个教室,满满的同学;走过过道,坐在前面往后看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双双崇敬并且喜悦的眼睛。曾几何时,我也在他们这个阶段,离高考只有一百多天,脑海里既充满了对大学的盼望,但更多的还是,迷茫!既盼望着高考的降临,也害怕着高考的到来。我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为他们答疑解惑?更好地为他们助力高考?内心不由地开始紧张不安,但我努力保持冷静,满怀激情地向高三的学弟学妹分享自己备战高考的经验。听到学弟学妹热烈的掌声,我也松了口气,心里也是暖暖的。
七天的实践时间,原本以为会过得非常漫长。但最后却觉得聚散匆匆,还未充分回味在一起的温暖,我们就要分离。走过这七天的岁月,我的脑海里回荡着一颗一颗天真求知的眼睛,内心里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温暖!
为高三学弟学妹分享学习经验
认真听讲的高三学弟学妹高三是一段夹杂着迷茫、忧虑、却又充满着希望的岁月,未来似乎即将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但你却不知如何前行。能以过来人的经验帮助学弟学妹,是我等幸事。“寒假去哪儿?晒晒你的寒假”到这里就结束了。小编君一路观摩,受益良多。一个合格的北大人,内心应该充满着力量,或激越如火或静水深流,他的精神绝不可能苍白孱弱。我们将寒假作为自己的第二课堂,不曾停下内心的脚步,只因我们知道,路尚在远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c/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