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理市 >> 大理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

来源:大理市 时间:2024/6/2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文凌)8月28日,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传播”分论坛在云南大理举行。洱海论坛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与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传播”分论坛以“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为主题,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政府公共关系委员会、企事业公共关系委员会会同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共同主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协会副会长夏吉宣、杨秀萍等出席。协会副会长董关鹏主持论坛。

与会嘉宾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分别就“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就”“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的实践与经验”以及“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对策与建议”三个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围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就,来自政府、企业和环保组织的代表用生动的案例和精彩的图片、视频进行了分享。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在视频发言中表示,向国际社会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传播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和积极成效,应着力把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的“魂”,着力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的“特”“效”“信”。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将中国的生态文明故事讲给世界人民,对争取舆论认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生态环境国际传播需要把握当前移动化、视频化的传媒发展趋势,采用简单鲜明的形式讲好故事,努力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信息供给数量和质量。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轶鹏分享了伊利集团维护草原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为濒危亚洲象修复野生家园、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湿地保护项目,以及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商业决策等实践案例。他表示,伊利集团将继续秉持敬畏自然之心,遵循“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持续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本”,伊利集团将积极践行“双碳”目标,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努力。

协会新技术委员会执行主任、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兰指出,人工智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已经展现。人工智能的普及和运用,有助于监督和卡住污染源、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加快绿色转型,推动资源公平均衡、制约落后地区生态破坏,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内在要求。移动互联时代创造了许多“基于连接”的新应用,人工智能未来将以解决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刚需而载入史册。

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石化原新闻发言人、党组宣传部部长吕大鹏分享了宁波镇海炼化开展环境保护的生动案例。近年来,宁波镇海炼化履行企业责任,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生产经营同时积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c/1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