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理市 >> 大理市古人 >> 正文 >> 正文

大理弥渡县密祉镇强化组织补短板决胜脱贫

来源:大理市 时间:2020-9-18

经过一场雨水的滋润,久旱的密祉坝子显得绿意盎然,无论是田间拔节的玉米、秧苗,还是远山上茂盛的绿树,都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村庄里部分房头破旧的房屋,经过危房改造后焕然一新。如今走在密祉街上,遇到的都是一张张难掩喜气的笑脸。

密祉坝全景

  密祉镇位于弥渡县西南部,距离县城30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年末,全镇总人口户人。年建档立卡时,密祉镇识别为贫困乡镇,兴隆、八士、永和、石麟识别为贫困村,贫困发生率41.34%。5年累计脱贫户人。实现了年密祉镇退出贫困乡镇,兴隆、八士、永和退出贫困村,年深度贫困行政村石麟退出贫困村的目标。截止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2.01%。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只有打赢这场硬仗,才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密祉镇自决战脱贫攻坚以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责任压实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弥渡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密祉镇党委书记张丽娟同志这么介绍。在省、州、县下派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同时,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南北片区包保6个行政村,组建了6支挂钩包村工作组,由镇党政班子成员任组长,抽调了25名政府机关站所工作人员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各村进一步整合力量划片包村到组,形成了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包保责任体系。州县镇名干部结对帮扶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州县统一要求,名帮扶干部“走亲戚”“问穷困”,和包保“亲家”一起努力拔穷根、摘穷帽。

  “密祉镇人多地少、资源有限,森林覆盖率高达75.42%,只有念好‘山字经’,真正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群众才有发展的希望;只有在劳动力转移就业上下功夫,做实劳务输出文章,群众才有增收的机会。”镇人民政府朱韬镇长这么分析密祉的发展方向。充分找准致贫原因,密祉镇精准发力,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新栽植以红雪梨、冬桃、樱桃为主的经济林果亩,结合原有的经济林果,形成了万亩核桃、万亩红雪梨、千亩樱桃、千亩冬桃的经济林果产业格局。

密祉花灯

  除念好“山字经”外,密祉镇还结合养殖和劳务输出多措并举为群众增收。年投入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二元能繁母猪,现在这批母猪在部分贫困户家中已经成了稳定收入的来源之一。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思路,统筹整合各部门资源开展技能培训,不断加大有组织、成建制、大批量的对外输出劳动力扩大转移就业。年累计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次,实现常年在外务工劳动力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对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个,就近就地解决就业。通过宣传发动,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目前,共申报就业扶贫车间4个,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95人。石麟村委会瓦铺村杨树光户就是发展养殖业的受益户之一,当年由于该户家庭负担大,贫困程度深,村委会发放了3头能繁母猪,现在每头能繁母猪每年能生2窝20—28头不等的小猪,按现在的仔猪价格估算,每头能繁母猪每年能带给该户至元的收入。

  “住房感观条件较坝区村委会差,群众入住质量不高,是密祉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的一个明显短板。只有确实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提高入住质量,才能补齐这一短板。”密祉镇副镇长李春龙这么说。年以来密祉镇共实施危房改造户,竣工率%。先后共投入万元补齐了群众住房、厨房、基本生活所需物资等方面的短板。石麟村委会罗学一家就是借着脱贫攻坚补短板的机会,将建起多年没有装修的老房子进行了装修,又自己出钱盖起了宽敞明亮的厨房。罗学说道:“是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好,让我家装修了房子,盖了厨房。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自己把大门围墙也建起来。” 

文章来源:云南网

云南网记者:博达通讯员:乐正学

投稿邮箱: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gr/6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