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理市 >> 大理市古人 >> 正文 >> 正文

校友演讲不负青春我的大学时光

来源:大理市 时间:2019-3-22

前言:在校友活动周,我院届(级)毕业生柳承兵回到学院,为级新生做了一场演讲,分享他的学习和工作体会。他的经历丰富精彩,他的经验朴实可鉴,获得了师弟师妹的热烈反响。征得他本人同意,特刊发他的演讲稿。

毕业典礼时与同学合影(右一为柳承兵)

各位老师、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我是柳承兵。研究生毕业后我离开中广核、加入了华为,后来我又从华为离职加入新东方,现在是一名高中教师。我自认为是中法核一名非常普通的学子,但正因为普通,可能我的经历对于你们有一点参考价值。

首先要恭喜师弟师妹们,你们考进中山大学,意味着你们已经在未来的求职市场上取得先机,当然这是四五年以后的事。你们眼下更关心的应该是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这个问题也许很难回答。接下来,我会分享自己的六年中法核生活,但愿你们有所思,有所悟。

柳承兵在大学六年积累的教材。他三个月内成为广州新东方最受欢迎的数学老师,背后是他在中法核打下的坚实数学基础

一、初入大学,自我怀疑

乡下人进城大概是我初到珠海的切身体验。我来自湖北荆州的某个小村庄,考上大学走出乡村是我从小的愿望。很小的时候,家人就告诉我一定考上大学,但他们没有告诉我考上之后该干什么,对于中法核这个专业我知道的很少。坦白讲,当年报考中大我填写了6个志愿,总共花了五分钟不到。而这几个专业里,只有中法核是我经过大脑的。因为我舅舅跟我说,核专业学出来会很好找工作。于是我就来了。

但这个专业学什么我并不清楚,入学以后遭遇了不少打击。比如说我的第一次法语考试差点不及格。大一时候法语课是我们最重要的科目之一,但我学起来相当吃力。我听力总是听不懂,平时在训练的时候,单词还没听懂几个,一段话就结束了,我觉得很苦恼,而当我抬头,看到同桌好像都若无其事的样子,觉得自己真差劲。这种感觉可能很多人都会有。

又比如在新生文艺汇演的时候,忽然发现身边很多平时不怎么讲话的同学们其实能歌会跳,或者精通一门乐器,他们在舞台上载歌载舞的时候,发现自己啥也不会。这时候你会意识到自己好像真的不行。

这是我大一的真实感受,一种从学习到文艺才能的全线溃败。我只能寄希望于努力学习,能在成绩上扳回一局。

但这个时候,还会有人怀疑:都读大学了,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呢。我记得那是大一某个周末的傍晚,我在食堂吃饭,一同学坐在我对面,见我背着书包,问我待会晚上要去干嘛。我跟他说去图书馆;然后他一脸不屑地跟我说:无法理解你们这种天天往图书馆跑的人。说完扬长而去,留我一人在风中凌乱。

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刺激,因为我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我要这么努力呢?其他人好像很轻松啊?

我想刚进大学的你们,也会遇到同样的困惑吧?我们被置身于一个更立体的环境,开始更全方位地拿自己与他人比较。

你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因为身边高手如云;你发现自己没什么才能,而不少人能歌善舞;你想努力学习,却还有人怀疑努力学习的意义。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场合,每个人都不一样,正因为不一样,才鼓励我们成为自己。

二、谨守本分,读书学习

我一直认为,学生的本分就是学习。

我干脆把这些困惑都放到一边,专心想着如何在成绩上进行提高。我记得大一的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去隐湖边早读,背法语的单词和课文。虽然我的听力还是听不懂,那就上课多和老师对话,多问问题,让自己进入到语境之中。我自己准备了一个词汇本,记录下每天遇到的生词和含义,然后在第二天晨读的时候去背诵记忆。大概坚持了两个月以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测验,法语老师跟我说:我们几个同事都觉得你进步非常大。

那种鼓励对于一个自认为一无是处的大一学生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激励了。

数学也是一样,我大一还保留着高中的习惯,每次习题和测验的错题,我还会整理到自己的错题本上,而对于不懂的题我会一直缠着数学老师去问。所以我大一时候的数学基本都在90分以上。这直接导致我对自己的信心大增。

我开始以为只要向高中一样,埋头苦干,自然能苦尽甘来。但是后来我越来越觉得压力山大,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大,我学习起来愈发吃力。这时候就容易出现怠倦情绪,比如怀疑起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就像那位同学问我的一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困惑:我们学的这些有什么用?周而复始的学习生活有时会让人觉得无聊,数学物理的知识难免有时会显得枯燥。

我们会问自己,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那么说到这里,其实我们更要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有用的知识?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从大二的时候开始尝试去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那是考完一次物理月考之后,我感觉自己考得很差,心情真的很低落,为了排遣这种受挫的情绪,我去图书馆找了一个位置,让自己静下来,然后用了一个下午把余华的《活着》看完了。那是我第一次把自己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内心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沉浮而跳动,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这个习惯我坚持了五年,每周找一个半天呆在图书馆看书。每当自己觉得心情不顺畅的时候,我就去图书馆“躲”起来,看一些文学名著,那是一种真正可以让自己放松的时刻。我平时看书的时候喜欢写笔记,毕业时我收拾行李,发现自己已经写了6大本读书笔记,借书记录显示借过多本书。

柳承兵大学期间记满的六本读书笔记,正是这些学养让他能与各种人畅快沟通

三、有用无用,更大因果

文学真的可以聊慰人的心灵,那数学物理有没有用呢?如果你去广核,肯定会有用。前段时间我们中法核毕业生聚会,在中广核工作的同学说:很多身边的同事害怕接触新的知识,但中法核的学生因为都学过或者听过,更敢于开始,也更容易上手。同学还和我分享:其实并不是知识很难,只是其他人怕难,不敢尝试。

如果你不去广核呢?大家肯定关心我为什么离开广核,可能就是想去见识下外面的世界吧。毕业那年,我看到华为招聘启事,说招聘理工科专业应届生,会小语种者优先,欢迎敢于挑战自己的人加入勇敢新世界。我心里一想,这说的不就是我吗。后来,在与全广东的应届毕业生同台竞技时,看到很多人逸兴遄飞、自我表演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更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有条理地进行表述。我忽然意识到在解数学题时对解题步骤的注重,其实就是在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啊。在华为招聘复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我说:现在学理工科的人很多,学小语种的人也很多,但是既懂理工科又会一门小语种的人就不多了,说完就把我考过的B2证书拿给他看,面试官竟无话可说。

后来我以specialoffer的待遇进入华为,入职华为后,半年内升任上海浦东新区区域总监,管理66人销售团队,负责多家店铺的销售,年终考评最优。

一年后,为追求更热爱的事业,我从华为离职加入新东方,成为了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三个月内,我成为广州新东方最受欢迎的数学老师,学生好评率%。我曾经以为再也不会用到理工科这些知识,而现在竟然要靠数学吃饭。我还能怀疑数学物理的用处吗?一位老师曾经跟我说:你以为的没用,其实是没有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可能这背后有一个更大的因果。

四、巧遇校长,不忘嘱托

我记得大二的时候,有一次在食堂吃饭,遇到了许宁生校长,当时和他讲我对于专业学习的困惑。我跟校长说自己不知道学这些数学物理有什么用,自己正尝试看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然后想换一个专业。校长听完我的苦恼以后,他一方面鼓励我,跟我说这么小年纪想到多看一些书是很聪明的。校长说:中大的学生其实有很多的可能性,尤其是中法核的学生拥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对于以后的发展都有好处,而且你看一些书,不需要通过考试来证明,你看进去了,将来的某个概念就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冒出来。另外,校长还叮嘱我,不要想着转专业,不过这山望着那山高。

我从未忘记校长的嘱咐,在一面认真完成学业的同时,一方面多涉猎多阅读,中法核毕业以后,我以高薪进入华为,后来我从华为离职,加入新东方,现在在广州,前不久刚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换了新的领域依然可以做得好?

我想,这是中法核给我的可能性。

在新东方,柳承兵的数学课好评率达到%

我一直记得读大四的时候,当时教我们英语的黄庆元老师跟我们说,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在这个基础上能找到以后的人生方向就更好了。他还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otential,用中文翻译过来就是潜能,或者说可能性。大家不要担心,你们考上中山大学已经证明了你们的能力,尽可能让自己变得全面一些,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靠谱的人。

至于你们以后的人生方向,你们慢慢就会找到了,不要着急。把手头上的事做好,多学一点知识,未来自然会指引到我们要去到什么地方。因为不知道要去哪里,所以我们大学学到的所有知识都有可能会用到。

在新东方的暑期课程中,最后一节课,我会给学生们讲半个小时法语,也会给他们讲大学读过的书,遇到过的人,走过的地方。

从华为离职以后,我旅行了一个月时间。在云南的大理,我遇到一位环球旅行的魁北克小妹妹,我听到她讲法语,于是我们很自然地成为了朋友。她高中毕业以后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跟他妈妈说,我想接下来的时间去学习这个世界,然后想一想以后要做什么。后来,我问她,你想清楚了自己要做什么了吗?她说,可能会做一名老师。忽然,我也觉得做老师其实挺好的。于是我就回来了。

如果,我不会法语,可能也不会有这样一段奇遇吧。

所以还是要奉劝大家要用功,借用胡适先生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他告诫同学们: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但功力必不唐捐。

五、三个建议

最后,应老师的要求,给大学生活提几点建议:

第一,行动起来,赶紧去做。

习大大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学生也是一样,我们不要夜里想了千条路,醒来以后走老路。去完成每一门功课,多参与社会实践。我大学的时候,在珠海、东莞的一些学校做了一个公益巡回演讲,对我的锻炼非常大。我还喜欢旅游,大一的时候刚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我就去了西藏。为什么有人说我们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只是知道,并没有实践。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啊。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柳承兵抽空去中学做公益巡回演讲

第二,学会相处,多交朋友。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珍惜大学时光,因为当你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去向别人请教的时候,别人是很难拒绝你的。我大学喜欢听讲座,每次听完一定会站起来提问,或者私下找他沟通,没有人拒绝过我。还有,珍惜你们的老师,多向他们学习请教,经验就是财富。

第三,养成爱好,滋养人生。

我很喜欢阅读,也很喜欢聊天,这些习惯陪伴我走过了很多低潮与困境。有时间多读几本书吧,大学是你们最好的读书时光。曾经有人说我读这么多书,听这么多讲座有什么用?但我今天正借着我读过的书,去和我的学生流畅地交流。

其实我想说的是,凡有所学,必有所用!

谢谢大家,谢谢你们。

IFCEN

赞赏

长按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gr/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