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通海县党政代表团到我市考察学习
○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举行
○凤仪镇多管齐下加强“两污”治理有实效
○海东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端午将至市民购买粽叶忙
通海县党政代表团到我市考察学习
5月27号,玉溪市通海县县委书记卢维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柳洪带领党政代表团到我市,重点对我市洱海保护治理工作进行考察学习,进一步深化友谊、增进交流、共谋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志宏,市委副书记张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东发,市政协主席薛伟民,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陈爱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金灿,市委常委、喜洲镇党委书记赵永祥,市级有关部门及相关乡镇负责人参加考察。
通海县党政代表团一行先后深入洱海科普教育中心、洱海月湿地公园、灵泉溪银桥水厂取水口、湾桥镇古生村、喜洲镇寺里村旧城南应急库塘系统建设现场、喜洲龙湖湿地、喜洲镇仁里邑村、上关镇罗时江湿地、大理三峰再生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大理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信息中心等地,实地考察我市洱海保护治理情况、城乡规划建设情况、退湖还湿地情况、环湖截污PPP项目情况、城乡统筹供水项目情况、清水产流和环湖截污工程情况、苍山十八溪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及落实河长制工作情况、多塘系统建设情况、村庄规划建设情况、节水灌溉减排控污和村落污水收集情况,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置一体化模式运行情况。每到一地,代表团成员都认真听、仔细看、详细问,全面了解我市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及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根据州委、州政府科学编制的《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和洱海环湖截污、流域城镇“两污”处理设施建设等8个专项子规划,我市加大投入,创新机制,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四治一网”思路,坚持依法治湖,强化工程治湖,推进科学治湖,突出全民治湖,着力构建州、市、乡镇、村、组五级网格化管理格局,全力以赴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按照“管住当前、消化过去、规范未来”的思路,针对洱海流域存在的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了以“两污”整治、违章建筑整治、市场经营秩序整治、交通消防安全隐患整治、“为官不为”专项整治为核心的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遵循“问题导向、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统筹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综合保护治理,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力争实现洱海全面截污;根据省委、省政府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治理洱海的部署要求,按照州委书记陈坚“我不上谁上、我不干谁干、我不护谁护”的指示精神,深入持续推动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小、落实,形成了全民参与、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洱海保护治理进入了强力推进的新阶段。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走访查看,通海县党政代表团一行认为,多年来,大理市在大理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到了各级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责任明确、措施具体,经过不懈努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洱海与通海县杞麓湖在生态保护方面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困难和问题,大理市在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的思路以及一些好做法和好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通海县各级各部门要通过考察学习把好的经验、做法带回去,结合自身实际加以研究运用,对杞麓湖保护治理进行科学规划,认真梳理每个问题,考虑每个细节,同心协力把“生态立县”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大理与通海两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具备深入合作交流的良好基础和互补优势,希望双方深化沟通交流,加强合作,相互借鉴,实现互利共赢,共同造福两地人民。
(本台记者鲍亚颖)
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举行
5月26号,市九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东发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伯廉、张晋芬、章义、王庚明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市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将大理海东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的还本付息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的议案;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将市少艺校搬迁新建项目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的议案;听取了市政府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大理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听取了市政府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大理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视察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经过分组审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对市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通过了关于对市法院执行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通过了关于对市政府提请审议将大理海东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的还本付息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的议案的决定;通过了关于对市政府提请审议将市少艺校搬迁新建项目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的议案的决定;通过了《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大理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的审查报告;通过了《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大理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视察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的审查报告。
会议还通过相关人事任免事项。
副市长李欣,市政协副主席赵映宝,“两院”、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苍保局、海开委财政局、市法院执行局主要领导,不是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各乡镇人大主席列席会议。(本台记者苏晓岚)
凤仪镇多管齐下加强“两污”治理有实效
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实施以来,凤仪镇强化措施、分类施策、多管齐下,加快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态库塘建设,对未覆盖村落污水收集管网的自然村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全镇村庄污水收集应收尽收,有效保护洱海。
5月24号,记者在凤仪镇本长村看到,每家每户屋后除修建的化粪池外,还新增了PVC外挂管网,将农户产生的所有污水进行了有效收集,村里的本长大沟干净整洁,一改往日的污水横流现象,村庄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有效提高。
由于本长村没有污水收集管网,地形地貌比较特殊,而且比较临近白塔河,凤仪镇经过研究,投资近10万元,采用外挂管网的形式,有效收集40户农户的污水。通过PVC外挂管网的实施,本长村本长大沟里的污水彻底得到根治,实现了雨污分流,最终污水进入市政干管。
凤仪镇党政办主任、挂钩乐和村领导邱亮说:“我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本长村没有污水管网,如果让污水通过本长沟直接排下去,对保护洱海相当不利。为解决这个状况,我们采取果断措施,对洱海保护实行应急工程,实效性、针对性比较强的措施,进行外挂网实施,实现了污水的回收。到目前为止,本长村基本上得到全覆盖。通过整治,我相信一定会尽凤仪镇最大努力,还洱海一片清水。”
在本长村采取的污水收集应急措施,是凤仪镇在加快实施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中着力推进“两污”治理工作,切实解决未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问题的一项有力举措。据了解,凤仪镇高度重视、扎实推进村镇“两污”治理工作,对波罗江、白塔河沿线污水直排的村落进行全面排查。并针对本长村、庄科村、富乐村、东山村未建设村落污水管网造成污水直排白塔河的实际,按“七大行动”工作的要求,采取断然措施,在本长、东山、庄科、富乐4个自然村实施了应急工程,投资60多万元,将4个自然村村落污水通过截污工程的方式,用污水管网接入到市政管网,最后汇入大凤路干管,最终到大渔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彻底有效解决污水直排的现状。同时,凤仪镇全力加快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态库塘建设,确保村镇“四水”全收。
凤仪镇洱海和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主任黄一良告诉记者:“在庄科、富乐两个村实施截污工程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生态库塘的建设,采用“双保险”的方式,先通过雨污管网的收集,收集剩余无法收集的部分、由于地势原因等造成的部分,我们再进行了库塘建设,以后都能将污水进行有效处置,最后确保清水入湖。”(本台记者朱滢)
海东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近日,海东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
海东镇党委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关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要求,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培训,让入党积极分子加深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的认识,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端正入党动机,自觉加强思想理论修养,自觉接受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从思想上行动上争取早日入党。
培训中,市委党校的老师分别以党史、党的基本知识为主题,为参训学员作了专题授课,详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96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培训还紧密联系当前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实际,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就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进行专题讲授,动员入党积极分子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洱海保护热潮。
培训会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要深刻认识培训学习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端正学习态度,确保学有所获。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学习、推进工作,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洱海保护治理、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取早日在思想上、组织上加入到党的行列中。培训结束后,参训入党积极分子还进行了考试,进一步检验培训效果。(本台记者朱滢)
端午将至市民购买粽叶忙
端午节将至,超市、菜市场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售卖端午节必备物品的商家一大早就来摆摊,前来购买的群众络绎不绝。
在新桥北农贸市场粽叶售卖的摊位上,挑选粽叶的人围成一圈,老板忙得不可开交。据了解,许多老板每年端午节前都会来卖粽叶,已经连续卖了很多年。
许老板告诉记者:“我来卖了五天的粽叶了,每天卖千把左右,一直卖到农历五月初四,我自己一般就用来包素的、火腿馅的,我每年都来卖,已经卖了十多年了,生意挺好。”
粽叶成捆售卖,每捆10片、20片两种规格。记者看到,不少市民的需求量较大,买五捆、十捆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购买量在二十捆以上。包粽子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延续,市民们购买好粽叶和糯米等食材后,就可以根据个人喜欢的口味来包不同馅儿的粽子,当热气腾腾的粽子摆上餐桌,端午节的节日气氛自然也就有了。
市民杨先生购买了大把的粽叶,他告诉记者,包粽子是他家里每年端午节的必备节目。杨先生说:“我来买端午节用的东西,买几把粽叶,包火腿、小枣、糯米馅的粽子,每年都包。”
千百年来,粽叶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有原因的。粽叶学名箬叶,天然生长,没有任何毒害和污染,做为食品包装,具备无污染和使用的“一次性”,被当今营养学家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可以提取天然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剂,气味芳香,闻上去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记者朱滢张芸见习记者杨丹妮)
大理新闻
投稿邮箱:xwpl
.白点疯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gr/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