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行”双实践总结展演
赴大理支队简介
支队简介
中央音乐学院“乐·行”双实践赴大理支队由2名民乐系教师和17名分别来自民乐系、钢琴系、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声乐歌剧系的同学组成。支队于年7月17日至7月21日在大理开展红色教育、艺术实践、主题调研、座谈交流、志愿服务等形式的活动,助力大理音乐发展,学习大理文化,弘扬民族艺术。
作为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本着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初衷,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本次暑期“双实践”活动,从一次次排练准备到紧张振奋的舞台呈现,令人感动的是整个“过程”;实践结束后,我们无不渴望着更多的机会、更宝贵的平台,让人热血的是今后艺术实践活动的“展望”;本着实践的初衷,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很感谢整个实践过程给我们留下的一些真实可贵的“思考”。短短的五天时间,收获了太多的喜悦和成果。
支队成员
带队教师:张维维
随队教师:胡穆楠
学生队长:王雅君
实践队员:曹梦新刘美琪梁之童
曹心怡王睿涵袁欣
李懿峰刘彤伟林娟
蔡烨达邵一诺张彧
王艺霖杨卓然
刘雨欣牛佳惠
活动回顾
7.17从北京西站出发
7.18到达大理
参观民族艺术馆
进行联合组队仪式
与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同学一起实践演出
7.19参观王德三烈士故居接受红色教育
在祥云县剧场进行实践演出
7.20拜访大理市中心敬老院,为敬老院老人们演奏
慰问敬老院老人们
在敬老院召开会议
个人感想
01
这次的“乐·行”双实践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第三天去敬老院看望抗战老兵。70多年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的侵略者。抗战老兵们无疑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是国家的财富。有位老兵是祥云县的抗战英雄,已经有98岁高龄,精神很好,但是只记得30岁之前抗战时发生的事情。以前我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只局限于历史书和所看的电视剧,从来没有真正感受到抗战的残酷,仅有一种“道理都懂,却无法感同身受”的感觉。直到这次拜访这位抗战老兵,在他反反复复一句句的“不拼命国家就要亡了”、“我只有一条命了,没什么怕的了”中我才真正感受到,在70多年前如果没有他们这种为了国家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永不言弃的精神,那我们国家的发展会延缓多少年。
——民乐系级本科生刘美琪
02
为期五天的大理双实践活动圆满地结束了。第一次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高铁;第一次了解到了云南白族的音乐形式风格,了解了白族乐器的形制特色;第一次去敬老院慰问年迈的老人......三天三场实践演出,丰富精彩又富有活力。我们还参观了王德三烈士的故居,了解到王德三先生在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问时,那不屈不挠、严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的革命精神,这值得我们去学习,也激励我们不断获取新的胜利。
五天的时间,不短也不长,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到后来成为好朋友,大家从一个个的个体变成了一个大集体,这种团队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双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把闪光点都发挥了出来,也让同学们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
——民乐系级研究生林娟
供稿:赴大理支队
图文排版:杨卓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zx/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