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习惯了与红嘴鸥做朋友
但大理却不欢迎红嘴鸥?
洱海边有专人驱逐红嘴鸥?
摄影/猫之茶
这几天,这个话题有点热呢,事情是这样的。
不止从哪一年开始,西伯利亚的海鸥除了到昆明,也会到大理呢,每年11月到3月之间,在洱海边都能看到小家伙的身影。
其中,洱海公园海心亭沿岸的海鸥数量很多,这里也成为大理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投食的最热门景点。据说目前红嘴鸥已经习惯了人们的争相喂养,漫天都是它们欢快的叫声,在洱海生活得自由自在。
摄影/猫之茶
然而,这种看似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场景,最近却被打破了。
不少人发现,最近洱海边的保安,手里多了一个扩音喇叭,时不时就开腔喊,在干啥?
他在认真的,用大喇叭对靠近岸边海鸥进行驱赶。
而且,保安还制止游客对海鸥投食,“不要喂了,不准喂。”
在洱海海心亭,也立着显眼的警示提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请勿向洱海投放饵料喂食红嘴鸥。这海报出自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
大理禁止投喂海鸥,这让不少游客不解,为啥滇池可以喂海鸥?洱海却不让喂?是大理不欢迎红嘴鸥吗?
据现场保安解释,“说是怕污染洱海”。
有网友在微博上发文质疑,是怕投食的面包类造成污染还是鸟屎污染洱海?保护洱海固然重要,可政策也要科学合理。
12月19日,针对网友质疑,大理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其官方微博
大理市在线进行了公开回应。大理市在线公开回应称,人工投食对招引红嘴鸥作用很大,红嘴鸥飞向人群集中的地方觅食已成了一种固化行为,在洱海人工投喂红嘴鸥是潜在增加洱海污染负荷,洱海是大理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目前正处于污染治理时期,投喂很可能带来新的污染源,进而加剧洱海的富营养化。1.潜在增加洱海污染负荷。
污染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工喂食的饵料能够为红嘴鸥利用的效率较低,大部分都掉入水体增加了外源污染;二是红嘴鸥大量聚集于湖面,其产生的粪便亦增加了水体的污染负荷。
2.改变野生动物自然习性将不利于野生动物的种群生存和繁衍。
习惯人工喂食的红嘴鸥会被培养出“惰性”,逐渐丧失野性,久而久之,红嘴鸥的自然捕食能力下降,一旦失去人类食物来源,红嘴鸥将很难再适应自然;随着投喂年数的累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红嘴鸥聚居于投喂区,一旦遇不良天气或投喂中断等因素的影响,将可能会使大量红嘴鸥死亡,为野生动物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另一方面,部分习惯人工喂食的红嘴鸥可能会改变迁徙习性,影响其正常的繁殖活动,对其种群繁衍极为不利。
3.传播疾病是大量红嘴鸥与人群密切接触的潜在危害。
洱海与滇池不同,洱海水一直是大理市市民饮用水水源,红嘴鸥每年冬天飞到大理越冬,会吸引较多游人来此观赏,可如果红嘴鸥携带该致病或条件致病性微生物,那粪便可通过水源污染,或者通过密切接触而导致人群的感染,引起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往因为来大理越冬的野鸟数量不多,相关检测、监测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对于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大威胁。
大理官方明确承认,确实禁止洱海沿岸投喂红嘴鸥。12月20日,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法宣科相关负责人告诉媒体,之所以禁止投喂红嘴鸥,是因为投进的食物本身含有油脂,进入洱海后会造成水体污染,但否认驱赶红嘴鸥。
红嘴鸥俗称“水鸽子”,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每年冬季来临,大批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至云南过冬,其中在昆明滇池、翠湖等地受游客、市民的青睐、投喂,已成为昆明的一张名片。
来源:春城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w/8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