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理市 >> 大理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大理故事第十期杏林一生谱传奇下集

来源:大理市 时间:2021-10-5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讲述大理故事,演绎传奇人生!

上期《大理故事》讲述了关于大理中医药的故事,我们在了解中医药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感叹中医药发展之路的艰辛,李伯藩医生作为大理传统中医的代表之一,他的崇高医德和心怀大义感动了无数人,然而传统中医药之外还在各民族中存在着一种非正统的医学理论,这就是就是民族医学,民族医学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族医学,今天我们讲述的就是大理白族医学的故事,白族医学和传统中医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我们一起来看!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博大精深中医药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最悠久、理论与实践体系保留最完整的世界传统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民族众多,除了悠久的中医药外,各少数民族医药也在数千年里发展积淀并蛹化成蝶,如藏医药、蒙医药、苗医药、傣医药、白族药等。它们和中医药共同借鉴发展,共同形成了祖国医学中灿烂的医药文化。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保山、昆明等地,贵州毕节、四川凉山等亦有分布。白族医药是白族民众世代防病治病的经验积累和总结,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白族医药为白族民众生息繁衍发挥过巨大作用,白族医学受到中国传统医学的深刻影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

白族的医学起源很早,南诏时期就已知人体的心、肝、胆、肾、胃、膀胱的部位,有了解剖学的初步知识,在药物方面,知道麝香、牛黄为名贵药品。大理国时期,北宋崇宁二年,向宋皇朝取得药书62部。南宋乾道九年又取得《本草广著》等药书,元代在大理设有“惠民药局”,传播了医理医学知识。至明清两代,白族的医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医学著作相继问世,明代陈洞天著有《洞天典注》、清代赵子罗著《本草别解》等书,提出了因时因地分析脉理、区别药物的独到见解。直到辛亥革命之后,白族地区才开医院,但白族人民治病求医仍以中医为主。

再加上大理境内山脉起伏、森林茂密、日光充足、雨量适中,具有北温带至南亚热带6个气候带的优越自然条件,各种药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条件好,资源十分丰富,出产于州内的土特产药材几百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分布面积上千亩,80年代就已经编写出《大理州老中医经验汇编》。以白族为主的26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还开发应用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民族药,继承和发扬了中医医技。

近百年来,遍及白族民间城乡普遍有草药医生,所谓草药医生,也就是民间中医,他们大多没有学历,没有经过很多理论知识的熏陶,但他们或传承父辈的经验,或自己在漫漫行医生涯中,摸索到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借助中草药,为许多人治好了西医看来是无计可施的病。中医的神奇就在于中医们利用“望、闻、问、切”,对疾病进行治疗并对人体进行调理,治本是它的宗旨。中医的面孔在老百姓看来总是亲切、平和,花钱不多却管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民间中医能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并且一直以来得到老百姓认可的原因。

在大理,这样的民间中医拥有庞大的队伍,他们在各个乡镇、村庄依靠自己的独家秘方生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口碑和名声,云南省大理市的段洪光白族医药世家是白族医药文化的优秀代表。回顾段洪光家族的历史,深人研究白族医学的人文思想,对建构当代医学人文精神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年,段洪光出生于大理市太和村,祖父段体孝、父亲段顺之皆懂医术,在农闲时,经常给人治病。舅舅赵立志,师从大理著名医家王子谦,在太和乡开医馆“寿世堂”。段洪光从年开始行医,在几十年的医疗实践中,可谓济世为重、挥汗杏林。自幼聪颖、熟读医典的段洪光从小就跟随祖父、父亲、舅舅研读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年,成绩优异的段洪光考入云南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语文系,成为太和村少有的大学生。然而,因家境贫寒,他放弃了上东陆大学的机会,在家乡学当一名乡村郎中,后在舅舅的“寿世堂”坐诊。

在“寿世堂"坐诊后,段洪光悉心观摩舅舅给病人诊断时的望、闻、问、切及开方配药。舅舅也倾囊传授,将病人的病情分析、病理解剖、所用药方的组合要义、每味药的功用效能等对他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将自己多年的病例纪要拿出来,供其学习。段洪光通过祖父、父亲熟悉了许多民间偏方、验方,通过舅舅熟悉了常用中草药的性状、气味、药效、所对症状等。经过10多年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段洪光已具备行医的基本条件。后来段洪光考取了当时国内唯一一所中医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国医函授学院,毕业后参加了全国高级中医师资格考试获得证书。

年段洪光创办“保元堂诊所”,设馆于昆明市崇仁街,年在昆明创办保元堂制药厂,年昆明市“保元堂”更名为“医院"。几十年来,段洪光在医术上精益求精,除了运用祖传秘方外,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单方验方,再结合自己诸多的临床实践,在治疗胃病等慢性病方面有不少独到见解,研究配制出“胃疾灵”、“肾疾灵”、“风湿灵”等独特的中草药制剂,因药效显著而行销省内外,深受患者的信赖与好评。段老不仅精通中医、而且兼通西学,他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被国内外知名书籍收列其中,享有“德高医湛”的声誉。

鉴于段洪光毕生致力于祖国传统医药事业的贡献,一九八九年六月,国家前卫生部长崔月犁亲往大理看望段洪光,并为其题词称赞段老“为患者着想的好大夫,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医药学的模范中医工作者”。一九九六年,云南卫生厅授予段老“云南省荣誉名中医”光荣称号,段老先生既是昆明段洪医院的奠基者,同时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白族医药特点的学术思想,为白族医药的代表人物。

民间民族医药很大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笔巨大的卫生资源和财富,据统计,在大理类似的民间中医就有几千人,他们绝大多数没有段洪光老中医那么幸运,能够取得中医资格证书开设中医馆,特别是在缺医少药的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当地的民间医生就靠一颗针、一把草、一味药、一种手法为广大人民服务,是民间的自救医学。他们大多都是在自己家中利用祖传或师承的一技之长,为当地百姓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许多人还享有较高的声誉。

然而按照国家现行的医疗管理政策,绝大多数的民间医没有取得也无法考取职业证书和职业资格,加之社会对民间医药的认识不够,民间医一直在合法与非法的夹缝中勉强生存,在自生自灭的条件下艰难维系,有能力证明自己的医术,却没有“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资格,这是一种让人十分困惑的现象,一方面,“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呼声不断,中医药在一些重大疾病、疑难杂症方面发挥着西医难以达到的疗效;另一方面,大批“身怀绝技”的民间中医却因难以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而处于非法行医的尴尬境地,这样一些民间医药学,长期以来不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w/8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