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2日),一位泰斗级的航空航天科学家离开了我们。
中航工业官方网站当天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科学研究员、歼-7C飞机总设计师、歼-10飞机总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原副所长兼总设计师宋文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年3月22日13点1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6岁。
今天,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第三代歼击机——歼-10战机的18岁生日,而“歼-10之父”宋文骢此时离世,令无数国人感慨万千。就像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的父母那样,宋老了无牵挂地离开了他奉献了一生的事业。鲜为人知的是,年3月23日歼-10首飞成功时,宋老喜极而泣,把自己的生日从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宋老原籍云南大理,出生于昆明。他与云南有着怎样的联系和故事?
晚报记者今日凌晨发回了详细报道。
▲在校史展览室缅怀周保中、王德三等英杰校友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
——谨以这首《祖国不会忘记》,献给像宋文骢一样为祖国默默奉献的人
年4月10日,宋文骢回到了他阔别63年的母校大理一中。大理一中办公室副主任伍勇说,“他回来的那天,学校正好放假。他和两个随行人员走进来,我在中天井出门时遇到了他。我问他有什么事。他对我说,他好像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但不确定,进来看看。我带着他往校园里走,在一棵大约有年树龄的老罗汉松前,他对我说,这棵树在他读书的时候就有,当时树干只有海碗那么粗。当他看到中天井西南角的一口古井时,已经确认当年他上学的就是这所学校。他问我大门是否重修过,原来只有四个台阶,现在的台阶是五个。确认了学校之后,他叫随行人员出去,喊进来了十四五个随行人员。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人都是他的警卫。”
他送的歼-10战机模型一直摆在校史展览室
“我领他参观了校史室,给他送了一套书。他一边看,一边就回忆起来,给学校写了几个字。从校史室出来,遇到了几个学生。他和学生交谈,还签了名。当时还查证了校友录,没有查到他的名字。他说他只读了两年,就转学到了昆明。他还给学校送了一个歼-10战机模型,一直摆在校史展览室。”伍勇说,由于年代久远,宋文骢当年在大理一中上学时的事情,已经没有人知道。
“从他进门到出门,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他也没跟我们提起当年上学的事。参观完就走了。当时他的兄弟和兄弟媳妇也跟着一起来了,后来他送给学校的照片都是他兄弟照的。他兄弟和兄弟媳妇在下关工作,但在哪个单位,记不得了。后来他兄弟来过一次,我们在校友录上查到了他的名字。”
“后来,我一直和当天跟着他一起来的一个研究生保持联系。学校想搞校友雕像,与他联系,他表示不愿搞。明年是我们学校年的校庆,前几天我们还在讨论,要去采访他。还没来得及去,他就走了。”
伍勇说,因为受宋文骢的影响,大理一中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学生已经有一二十人。西安交大、西北工大都有一些在读的学生,是专门冲着航天制造专业去的。
家人曾以为他是搞中医的
大理一中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文集上,宋文骢的名字写在“云南省省立大理中学初中第二十五班(年7月毕业)”同学名录里。名录上还注明了“籍贯:大理”。
大理一中何贵荣老师说,宋文骢从不告诉家里人他干什么工作。有一次他的兄弟去看他,见他的柜里摆着几本中医书,还以为他是干中医的。在何贵荣收藏的一本宋文骢亲笔签名的《鹰擎长空——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的传奇人生》一书里,这样写道:“年,正在读小学的宋文骢,跟随全家从昆明迁回了老家大理。”“11岁的宋文骢一回到大理,就被他父辈生活的地方深深吸引。”“宋文骢在县城由天主教教会办的育成小学读了两年书。在这里,除了学习国语、算术外,还学习了自然、法语等启蒙课程,毕业后顺利考入大理县中学读初中。”
坚持锻炼身体只为当空军
书里写道,“在宋文骢的印象中,大理县中学管理极严,训导主任叫张沛之,对学生非常严厉。学生调皮违反校规,他不但严厉训斥,还能叫来校工,关学生的禁闭。当时大人最怕的是响警报,宋文骢由于年少顽皮,就和另外的小伙伴在家里搞了一次假警报,以此捉弄大人。”
“有一次,宋文骢几个同学违反校规,被关禁闭在二楼的一间教室里。宋文骢胆大,而且鬼点子多,竟然领着同学从窗户逃跑了。为了这件事,大理县中学竟然开除了他。但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歪打正着,后来反而考取了素有滇西最高学府之称的云南省立大理中学。”
“宋文骢大概接受了在县中的教训,在这里他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像一条干渴的小鱼,游进了知识的海洋。他的兴趣广泛,记忆力强,国文、史地、物理、化学,各门功课他都广泛涉猎。他尤其喜欢外语,英语、法语他都很感兴趣,连少数民族语言他也学习。”
“宋文骢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个极有毅力的人。任何事情只要他下定决心,绝不会半途而废。”“他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其实心中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将来好去报考飞行员。”
▲年宋文骢回到母校大理一中勉励学生
8岁立志制造飞机
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昆明,承担着抗日物资生产、转运的任务。巫家坝机场、兵工厂首当其冲成为日军的轰炸目标。日寇为了打击昆明人的抗日决心,对平民居住地、学校也不放过。
宋文骢出生在昆明,也在昆明读小学,从小就经历了昆明城遭受日机袭击后的满目疮痍,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上战场打敌人。
在大理读完初中,宋文骢又随家人返回了昆明。也就是在昆明读高中的时候,他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宋文骢被选入空军。抗美援朝时,进入朝鲜战场作战。年从朝鲜战场归来后,宋文骢进入解放军工程学院,后又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年,走出哈军工校门的宋文骢怀着科技报国的志向和理想,踏上了中国航空工业尚未开垦的土地。
从8岁目睹日寇飞机暴行而立志制造飞机,到“歼-10之父”,宋文骢不但替云南人争了一口气,也为云南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本文来源:云南网
原文标题:“歼-10之父”宋文骢逝世原籍大理生于昆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w/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