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理市 >> 大理市古人 >> 正文 >> 正文

咱弥渡曾经修过这样一条铁路,这段历史弥渡

来源:大理市 时间:2021-4-3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明天就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0年前的那场血雨腥风,成为整个南京城,整个中国,一道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在此,我们对在南京大屠杀遇难的同胞表示沉痛的哀悼。其实,在抗日战争中,咱们弥渡也有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然而这段历史时常被人们忘却,著名作家彭荆风曾写过题为《一个被埋没的抗战名城——弥渡》,记述了抗日战争期间的那段历史。文中写到:在弥渡曾经修筑过“滇缅铁路”。今天,小弥就为各位小伙伴详细讲述在弥渡修筑“滇缅铁路”那段历史。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年),昆明绅商筹组滇蜀腾越铁路公司,曾派人勘测滇缅铁路,当时选择的路线是从昆明起,经下关由腾冲出境至缅甸八莫,但未实现。

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沿海与国际沟通的运输线遭日军封锁,盟国援华物资不能及时送达中国战场。为抗战形势需要,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建议修筑滇缅铁路。经中、英两国政府确定,滇缅铁路从昆明起,经楚雄、清华洞、弥渡、云县、孟定、滚弄,接缅甸境内腊戌,全长余公里,中国境内公里。与缅甸和越南轨距相同。年初,民国政府交通部滇缅铁路工程局在昆明成立。

铁路就从弥城镇长坡村委会罗坪村旁经过

第一期工程,从年至年。工程采取承包修建形式,清华洞至弥城段,由弥渡人赵壁光的“昌兴号”承包;弥城至东武邑段由“马律斋”公司承包;东武邑至苴力段由粤商“广德和”公司承包;苴力至水田段由楚雄人陈厚堂承包;水田至南涧段由弥渡人赵壁光的“昌兴号”承包。价格按测定的土石方量计算。

弥渡县负责铺筑铁路路基14公里。技术要求:轨距1米,路基9米,路面7米。取土,坚石1:1/4,大块坚石1:1,普通土方1:11/2,普通粗砂1:2。回填土,坚石及粘土1:1,特殊土质及幼沙1:1/4,坚石卵石及普通土质1:11/2,普通粗土1:2,普通散沙1:3。

年1月动工至3月16日,弥渡县第六区(前所、马街)共出民工个工日,采石、运石及挖路槽。5月18日,第一区仙女庄、小东村、王家庄、丁家营、海坝庄、袁家营、史近厂、汪家营、高家营等“按户出工”。

铁路是从这个方向来弥渡的

年,日军加紧向东南亚进攻,国民政府感到私商承包进度缓慢,取消私商承包。成立“交通部滇缅铁路督办公署”,同时撤销滇缅铁路工程局,并开始第二期工程(工作期限为年11月1日至年5月),按确定的土石方价拨付滇缅铁路经过的县分,督促其加派民工赶修,以应抗战急需。年9月23日,民国云南省政府电令:“征工筑路在即,在此期间,各该县着缓兵役壮丁,不准擅出国境。铁路沿线各县,招募工人,不受兵役限制,甲乙壮丁均得招顾。”

年11月15日,云南省政府征工管理总处处长陇杨、特派副处长段伟、督察员苏庆权携带《征工组织办法》到弥渡督催。县政府召开县政扩大会议,拟设立“弥渡县协修滇缅铁路征工分处”,并提交县务会议决议,即日成立“弥渡县协修滇缅铁路征工分处”,并开始办公。分处长由县长宋文熙担任,委本县秘书林景熙为总务组主任,粮政科长蔡登选为征工分处副处长兼购粮组主任,第一科科长关秩群为柏油路副主任兼总务组主任,第二科科长张蕴为征工分处副处长兼督工总队队长,第三科科长赵文为柏油路副主任。县督学谷宝善为第一大队队长,警察局局长刘汝谟为第二大队队长,保卫中队队长张灿元为第三大队队长。各乡镇长为中队长,保、甲长为小队队长。每大队暂编人。11月26日,第一大队首批民工到达瓦木足修理南涧至文庙汽车便道。27日搭建工棚,28日开工,开始了协修滇缅铁路第二期工程。

铁路是从这个方向进入弥渡的

年1月,滇缅铁路督办公署迁入弥渡,督办曾养甫。署址设在翼园粤东饭店。督办室下设秘书组、法制组、总工程师室。总工程师杜镇远,副总工程师章绂、汪禧成、王节尧、张海平、吴融清等。会办陈逸凡、陆崇仁、杜镇远。督办公署下设总务、财务、粮食、卫生、机务、运输、会计、材料、防空、行车效率工程处、路警总队和军法执行监部等。防空、路警总队和军法执行监部等3处均由3个中将分管。路警总队还配备1名少将副总队长,五、六个上校分别担任大队长。其他各处,一般下设4~5个科,科以下又设股。如运输处,下设6个汽车大队,每个大队有汽车辆,东起重庆,西至畹町,沿途都有转运站和材料库。医院、扶轮中学、机务段、电务段等等。外勤单位有4个工程处,分布在铁路沿线。每个工程处辖总段、分段、机务段、电务段等。因单位太多,用款太大,中国银行特在署内设立办事处。

滇缅铁路督办公署全共有职工余人,弥渡县住有数千人(含职工家属)。拟在玉带村、花园村(太和山)征地修建机务办公室及员工子弟学校;在东、西寺坡和杜营村修筑停车场,在杨家营附近修建汽车检修所;在龙华乡仙石营征地修建浴室及招待所;在新村征地修建职工宿舍;在仙鹤营及瓦仓征地修建疗养院。在东门外文笔山北麓修筑防空洞。借用弥城东门附近龙神寺作督办公署秘书室办公之地。医院与弥渡县卫生院合署办公,弥渡县卫生院为办公地点。在东门外文华山铁路线左侧及石咀温泉医院。在县道与滇缅公路交叉点,交通便利的江买村附近一座旧庙,改建为滇缅铁路物资仓库。

年1月20~24日办理玉带村、弥城镇、杨家营、仙鹤营、东西寺坡、下海子、太和山征地登记。25~27日办理仙石营征地登记。

弥城镇突然增加这么多外来人,住房无法解决,只好租用私人民房。弥城及附近好一点的房子几乎都租给铁路员工。处长以上,每人配给一幢中西式小型房屋,集中建在弥渡中学。科、股长和其他职工普遍住在太和山和职工住宅区。当时,全国著名的专家都住在弥渡,如桥梁专家茅以升,建筑学专家梁思成,水利专家汪禧成。机务处长陈孝刚是美国芝加哥铁路局副总工程师,卫生医院院长陈召恩都是留学德国的医学博士。

为赶修滇缅铁路,民国云南省政府在弥渡成立“云南省政府协修滇缅铁路征工总管理处”,处长杨文清,庞体要、段伟任副处长,处祉设在东门外开化寺。征用民工“加紧赶修滇缅铁路,以维系国际铁路线运输物资,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要求“凡属国民,应竭尽财力、物力、人力,以资贡献国际、民族,完成抗建国大计。

滇缅铁路路线:大姚---姚安---祥云---弥渡---凤仪---蒙化---景东---云县----顺宁----缅宁----保山----龙陵---镇康----耿马---双江----澜沧----沧源。弥渡县境路基大致走向:从祥云县王家山下总府庄进入弥渡,沿小河经罗坪村附件向西南方向,经长坡岭后又南行,沿现祥临公路弥渡连接线,到达新村金元山庄下50米左右止。路基经过沟道或低洼处,安有鹦哥管(用汽油桶焊接的管子)。现今,罗坪村前有路基明槽遗迹和路基涵洞遗迹。铁路规划从太平山向南,沿现国道线经东武邑、苴力到达南涧。

罗坪村旁修筑的涵洞依然还在

滇缅铁路征工区域为祥云、弥渡、蒙化、云县、顺宁、缅宁、双江、澜沧等县。修路出工,5亩以上农户出米;5亩以下农户出人。全线每日需征用民工20万人,其中弥渡每日需征用民工人。中央规定:“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云南省征工总队指定;“铁路工程之土石方,各县必须依限完成全部工程,呈经征工总管理处核准后才能撤退。如有借口撤退逃逸者,依军法论罪不宽假。”弥渡民工调集余名后,由大、中、小队队长带到各施工地点。县属弥城镇、铁柱乡、龙华乡、天寅镇、密祉乡、云华乡、万佛乡、马街镇等,累计出工61.8万个。每个民工必须完成土石方1.25立方米。规定:民工每完成1个土方,国家补助1.8元;每月完成30个土方后给工资45元;扣去12﹪事务费后,实际得到39.6元,只够买半月大米,而油、盐、柴、米、菜钱均无着落,生活异常艰苦。

据说这里原来是一个铁路切口,后来修沟渠被填了

当时,弥渡县有耕地亩,每亩年产谷物6弥渡市斗(每市斗35公斤),全县共产谷物13万余石(折合吨)。全县有人口10.11万人,本县自己食用后,全年可余谷物1万石(折合吨)。在修筑滇缅铁路期间,当地驻军要求弥渡县每月供给大米吨,滇黔绥靖公署令办军粮大包(折合吨),楚大师管区要求代购军粮石(折合52.5吨),加上滇缅铁路用粮,弥渡县粮食仅够半年之用。

铁路就是从这个方向从罗坪村到天桥营的

年2月6日早晨,第一大队第五中队第三棚,因代棚长庄忻,不慎将工棚烧着,波及六、七两工棚,烧去棚子14个,火势甚猛,挽救未及,以至棚内一切用具、食米、卧具均烧毁甚多。2月10日11时,第二大队第十二中队民工到段修路,只留下炊事员和病号住棚。忽然间,一工棚起火,狂风大作,一时不得救护,将第十二中队工棚全部烧毁。铺盖、毡子共毁去60余床(条),家中送来过年的猪肉斤,食米3石余(约余市斤),土酒34斤及其他生活用具全部烧毁,民工生活一时无着落。

在协修滇缅铁路中,弥渡县民工杨品(铁柱乡柳邑村人)到段工作一个月后,于年12月12日染病重风,14日病逝。第一大队第五中队民工熊瑶(庙前村人),被疯狗咬伤,得狂犬病死亡。第三大队民工环毓周、朱财有在施工中,被山坡滚石击伤,成为终身残废。第一大队第五中队民工张虎,年2月13日在施工中,滚石打死。第三大队民工罗光明,到段工作一月余,身染疾病,医治无效,于年2月24日病故于棚内。第二大队第九中队民工向熠(天寅镇头邑村人)在年3月20日施工中,被山坡滚石击伤头部、腰部、足部,虽经南涧诊所救治,因伤势严重,于当晚10时病逝。乐春﹙新城人﹚,年在南涧公郎因公牺牲。聂虎(马官厂人),年在小水田因公牺牲。邱福(洱海厂人),年在平地因公牺牲。杨兆瑞(铁柱乡柳邑村人),年在小水田因公牺牲。

弥城镇下海子村旁的的滇缅铁路路基依稀可见清晰可辨的铁路路基“洋灰”

修路壮丁规定每老户出工1人,不少人家无法承担。弥城镇关街居民杨锡璋有6子:长子杨燮邦在家经赡养家庭老幼;次子杨为邦,前第三军服役20年,后在陈分监部任所长;三子杨耀邦,中尉,年在两广战役中阵亡;四子杨经邦,抗战五年,转战数省,在八十九师任迫击炮连任连长;五子杨定邦,早年患精神病,已成废人;六子杨开邦,原在中央宪兵团服役,南京撤退后在八十九师任少尉军需官。杨锡璋夫妇年近七十,朝不保夕,恳请免除滇缅铁路征工。铁柱乡马官厂聂兴斋,年58岁。次子聂义早被征应役,出征在六十军一八二师高射机枪连任下士,本人目盲无依,家道贫寒,耕种无力,家中一切全靠长子一人维持。恳请政府按出征军人家属,免除滇缅铁路征工及门户摊捐摊派。同村人聂铨,子聂宝银早应役,出征抗敌,在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服役。以务农为生,年迈家贫,门户摊捐无力应付,现在又要求出工修筑滇缅铁路,刻不容缓。恳请政府按出征军人家属,予以优待,免除滇缅铁路征工及门户摊捐摊派。

现在的县图书馆原来可是铁路的督办公署驻地

年4月,滇缅铁路路基基本筑成,正准备铺设枕木。日军占领缅甸北部后,战局发生变化。5月,滇缅铁路奉命停工。滇缅铁路督办公署除工程处的职工调去修建飞机场外,其他大部分职工发3个月工资遣散回家。当时全国大多沦陷,被遣散的职工无家可归。滇缅铁路督办公署墙壁上曾出现“督办老曾真混蛋,3月工资就遣散”;“督而不办,统而不筹”;“集中人力,消耗物力”;“此路不通,去找毛泽东”。

文/李文林图/李武华

辅读

一个被埋没的抗战名城——弥渡

著名作家彭荆风

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遗址(现弥渡一中内)县党史办提供

弥渡的这所小学是过去的文庙。年深日久又战乱频繁,大成殿、泮池、棂星门……等古建筑都不在了;不过从残剩的墙基和几十株古老高大的柏树,仍然可以想见当年高大宽敞的气势。

抗日战争中期,这文庙旧址曾进驻过一大批铁路和医学方面的专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为了保持与国外联系的陆上通道,除了在年加紧修通了“滇缅公路”外,又在这一年决定把拟议多年的“滇缅铁路”也投入建设。

这条比公路工程还艰巨的铁路起自昆明,经禄丰、楚雄、南华,再从弥渡转往临沧方向出境,与缅甸腊戍的铁路衔接,全长公里。如果修筑成功,就可以充分利用缅甸仰光的港口来接纳外援物资了。

时任交通部常务次长的曾养甫,把这一艰巨工程交给了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专攻铁路建设,获得硕士学位,又在美国德里铁路公司工作过4年,回国后主持修建过全长公里的浙赣铁路以及从湖南衡阳为起点直达中越边境镇南关、长达公里的湘桂铁路的著名铁路专家杜镇远。

当时,由于中国军队在华北、华东、华中南的节节败退,全国总长10公里的铁路,有余公里沦于敌手,那些铁路上的专家,在曾养甫、杜镇远的邀请下,纷纷奔来云南加入了“滇缅铁路”的修建。如张海平、汪菊潜、雷崇民、陶述曾、夏舜参、龚继成、吴祥祺、王节尧、朱葆芬、顾彀成、张袚、李跃祥、祝秦萱、周庸华、关荣柏……几乎全是毕业于欧美名牌大学专攻土木工程或铁路建设;还有医学专家张孝骞、应元岳、庞从周、孟庆华、陈又新等等;他们无论在旧中国和新中国都是科技、医学界享誉中外的泰斗。

年冬,滇缅铁路工程局从昆明迁来地点适中、可以兼顾东西两大段工程(从昆明至弥渡为东段,弥渡至临沧方向的中缅边界为西段)的弥渡。

除了文庙外,弥渡城里的一两千户人家,也住满了修筑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很是拥挤。那年月,小城照明用的是菜油灯,狭窄街巷里没有街灯,也少夜游人;入夜,城内外就一片暗黑;专家学者们来了后,需要明亮的灯光从事铁路工程设计,于是运来了小型发电机,拉起了电灯线。这古城第一次有了电灯。电灯闪亮的那个晚上,弥渡城里的人都推迟了早睡的习惯赶来看灯,人山人海,比正月十五日的灯会还热闹,都为这奇特的耀眼灯火激动不已。

年为了反攻怒江以西和缅北,在云南重新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弥渡又大军云集;先后驻军于此的有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第五十三军军部、第十一集团军兵站总监部……许多作战计划在这里拟就、发出,密切影响着怒江前线的战斗。

当时,弥渡城乡不过10万人,除去妇幼和老弱病残,壮年男子几乎都上了前线、去了筑路工地(仅修铁路、公路就出动了近66万个工作日),人民生产生活都很困难,还要供应这样多工程技术人员和军队的粮食、肉菜。这负担是很重的,但朴实的弥渡人都默默承受过来了。

抗战中旷日持久的滇西攻守战,使得曾经是惨烈战地的腾冲、龙陵、松山、畹町名扬中外;有的虽然在怒江以东,不是战地,如保山、施甸,因为支援前线,也进入了抗战名城之列。

弥渡人对滇西抗战的贡献并不逊色,可惜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六七十岁以下的弥渡人多数不知道那段艰难而光辉的过去。

那天微雨中的傍晚,我久久地在这古文庙的庭院、大树下徘徊,想寻觅一点从前的抗战遗迹,却没有;我向同行的弥渡朋友建议,能不能搜集一些弥渡的抗战史料,在这所学校设置一间展览室,哪怕是小小的一间也好。弥渡这一抗战名城是不应该埋没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gr/7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