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理市 >> 大理市地理 >> 正文 >> 正文

钢笔画系列3大理喜洲镇和丽江大研古镇

来源:大理市 时间:2017-8-18
作品赏析公元8世纪,白族在苍山脚下的洱海之滨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政权——南诏。南诏大理一度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联系中原和南亚的枢纽,呈现国际性的身份。若以大理为本土和中心,可以从宗教地理上看到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在此融汇;其中佛教三大主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这一地理单元交汇,汉地、吐蕃、南亚及东南亚的文化汇集于此,经过千余年的碰撞交合,形成了一种包容与开放性极强的地域文化。表现在民居建筑上,是以中原院落式空间组合为本体,充分运用风水理论进行总平面设计,在砖雕和石雕的装饰上又广泛汲取了伊斯兰艺术和巴洛克艺术,结合本民族的审美取向,形成了独具形态和艺术风格的白族民居建筑。其中大理的喜洲镇保留有完整的民居建筑群落,描绘这些装饰细密、层次丰富的民居,使用传统线描的手段是最理想的方式,通过线条勾绘出建筑构造和装饰构件的形态,同时由线条的疏密关系表达出形体的空间关系,这样的画法要求有准确把握形态的能力以及驾驭线条的基本功。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云南丽江木府始建于元末,成形于明代的丽江大研古城,是民族聚落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发源于玉龙雪山的清流溪水进入古城后如不断分支的血管,滋养了整个大研之地的纳西部族。丽江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论其构作与品质,实难与大理白族民居相媲美,但大研古城因水道分合转折形成的空间灵动和场景交换,又使其成为独树一帜的瑰宝,正所谓“家家门前流活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粉团花江引蝶来,雪山倒影映染面”的高原城镇聚落风光。石桥流水古镇韵丽江大研古城大石桥之生活场景丽江大研古城四方街游走于大研古城之中,实在是步移景换,可以入画的场景比比皆是,这几幅绘画是自年以来三次游历大研的写生作品,每次去都是为了躲避寒冬,去沐高原的阳光。正月里的丽江天蓝水绿,骄阳明媚,红肥绿瘦,树木枯枝昂然,更有英姿飒爽的劲头,这对画钢笔写生而言颇对路子,提肘悬臂,观势随形,酣畅抒情,淋漓尽致。作者简介毛刚/0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02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01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学位/11重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出站/01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1教授现为: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第九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四川省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4项,全国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2项,全国勘察设计三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2项。撰写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核心刊物8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3项。选集了年以来游历写生的建筑与风景钢笔写生画。感悟:建筑因质朴而美,栖居因场景而壮美;谓之:山地栖居。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毛刚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规划师》杂志近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新型智慧城市七大发展原则探讨

沈阳市智慧社区发展评价与智慧管理策略

成都市温江区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平台建设及作用探讨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与经验

年“世界城市日”主题征文活动启事

协同规划、三维聚合、渐进改革——“多规合一”的工作框架探索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用结合”规划方法及广州市从化新城实践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考量的不足及对策探讨

织造城市:“非历史文化名城”型的老城更新——以汤阴老城为例

填海造地产业集聚区的海陆共生规划策略——以蓬莱市西海岸海洋产业集聚区规划为例

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实践——以四川省华蓥市为例

基于“蓝网”结构的滨水小街区重构解析

规划是公共政策还是公共愿景?——基于全国80个大中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议题的文本分析

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探讨

基于混合审视方法论的规划空间分析体系与技术应对方案

街道环境整治项目的矛盾与应对——以广州南沙新区金岭路为例

福利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存量空间密度调整优化研究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识别、选择及结构优化研究

由“单一”转向“复合”的深圳旧工业区更新模式探索

县域层面“多规合一”规划探索与实践——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为例

绿色生态城区空间规划策略与实践——以河南省鹤壁新区为例

省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践——以全国试点省区广西为例

识别图中







































北京那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dl/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