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猫咪会说话,你希望它对你说什么?
最近有只大白猫很火,而且它不光会开口说话,还当上了大理寺少卿!!!
《大理寺日志》海报
国漫《大理寺日志》讲述了在唐朝武明空统治时期,大理寺众人在白猫少卿李饼的带领下,展开了各种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
这部动画一经播出就取得了极好的反响,B站超过1万人打出9.9分,豆瓣评分也高达9.0分。
小编本来怀着“看看这只大白猫能作出什么妖”的心情去看了看,一看吓一跳,说它实至名归一点不为过!
此片不仅画风耐看,就连剧情也是真实地考究了历史典故后编写而成,主人公大白猫李饼更是十分贴合猫咪的习性,让人忍不住想撸一把~
狸奴的由来
《大理寺日志》第2集中,有两个小朋友缠着爷爷讲故事,爷爷纠缠不过,于是就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狸奴的故事。
“爷爷年轻在朝为官时,曾见到有人为皇上献上狸奴,就散养于宫室之中用以驱除鼠患。”
而之前我们在《穿越回古代做只喵》那一期就曾说过,唐朝前期“爱猫成风”,只不过在那时,猫名叫“狸”。
狸其实一开始不特指猫咪,而是猫科动物的统称。随着野猫的一步步被驯化,于是乎,狸便具体细化成了猫咪。
到了唐代,因为当时地位较高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很容易招老鼠,于是对猫的驯养需求就越来越严苛,狸也越来越代指为家猫,包括后来很多猫咪的代称也大多源于唐朝。
就比如“狸奴”和“衔蝉”这两个最常用的称呼。
“狸奴”这个称呼最早应该出自唐代张沁《妆楼记》:
猫,一名女奴。(也有称:猫,名狸奴。)
张沁《妆楼记》清刻本
请注意,这里的“狸奴”不是现在讲的“猫奴”,而是特指“野生的狸中被驯化成为奴隶”的那些家猫。
在唐朝,“奴”已经不是“奴隶”的意思,而是地位比较低的女子的称呼。比如唐朝有歌女叫“念奴”,白居易《琵琶行》的女主角叫“兴奴”。而此时的猫咪被发掘出了更多可爱面,因此被称为“狸奴”,显然已经近乎于小妾的地位。
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有木有!
而“衔蝉”这个称呼来自于琼花公主,明朝有位王志坚写的《表巽录》记载了她养的两只猫:
唐琼花公主有二猫,一白而口衔花朵,一乌而白尾,主呼为‘衔蝉奴’、‘昆仑妲己’。
纯白的猫,口唇处有一片花朵状的黑色毛毛,像叼着一只蝉,所以起名叫“衔蝉奴”。
纯黑的猫,长着一条纯白的尾巴,起名叫“昆仑妲己”。昆仑是指黑,妲己这个词,可见当时人已经get到了猫咪像美人般慵懒娇媚的一面。
后来,武后断王后、萧妃之手足,置于酒瓮中,曰:“使此二婢骨醉”。
萧妃临死曰:“愿武为鼠,吾为猫,生生世世扼其喉。”
这句话的杀伤力之大可见一斑,它让本来爱猫的武则天忽然变得惧猫,并下令宫中不得养猫,致使“狸奴”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民间也出现各种谣传,什么“黑猫夺命”、“狸奴锁魂”的传说甚嚣尘上。
这一点,在《大理寺日志》中也有体现。
武明空(即武则天)登基后,原本在宫中享尽荣华的猫咪们都开始了流浪生涯,甚至民间还流行起了“猫妖吃人”的恐怖传闻。
“狸子每过九年就会长出一条尾巴”
狸子吃人的传说
狸子变化成所吃之人
看到这里我不禁踢了踢在我脚边撒娇的猫咪:
小家伙,想不到你还有两副面孔呢吼~
说实话,这盆泼在猫咪头上的污水属实有点脏,人家替你抓了这么久的老鼠,非但不感谢人家,还私底下编排人家,有点替猫咪委屈吼~
不过,这也不是动画编剧的锅,中国古代的的确确流传过一些关于猫咪不好的传闻,猫咪们真正地“翻身狸奴把歌唱”还是要等到明代。详见:《穿越回古代做只喵~》+《中华田园猫的诗意喵生~》
“猫爷”
迄今为止,《大理寺日志》布的局够大,若剧本得当,口碑有望进一步拉升。但我相信,许多人喜爱这部剧,还是冲着里面圆滚滚、萌萌哒的美强惨“猫爷”李饼去的。
要说这猫爷,我越看他越像我们家那只“傻猫”~
他时常突然靠近,吓你一跳......
还每天上蹿下跳,欲与天公试比高......
卡裆了...
跑起来那叫一个快,谁都逮不着他......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都不让撸!!!
算了,原是我不配!
呜呜呜...(哭!)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您的支持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为了了解大家的喜好,这边准备了一份调查问卷,可以麻烦大家花上一小丢丢时间填写一下嘛~拜托拜托~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xc/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