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理市 >> 大理市古人 >> 正文 >> 正文

大理新闻我市提升改造市政道路助推全国文

来源:大理市 时间:2017-8-13
7月23日

导读

○我市提升改造市政道路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海东新区生态环保和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情况

○凤仪镇对城区主要道路沿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鸳浦社区开展“三清洁”活动

我市提升改造市政道路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并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市对下关主城区建设路、幸福路等多条市政道路进行了提升改造。

近日,记者在幸福路看到,提升改造后的道路路面焕然一新,交通标志标线清晰明了,人行道也已翻铺一新。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幸福路主要改造内容为路基处理,新增雨水、燃气管道,人行道铺砖,对现状车行道进行罩面处理,新建路灯,增设人行道护栏及交通标志标线,项目总投资约万元。

大理市市政建设管理处副处长王强向记者介绍说:“幸福路主要改造的就是人行道的翻铺,路面的罩面,新增了一条雨水管,实现了雨污分流,包括燃气管也是在同步实施,旁边这个护栏也做着,路灯这些都是新做的,感觉效果还是比较好。”

在与幸福路交叉的建设路上,记者看到,原有的道路间绿化带已被迁移,增加了机动车道,并设置了非机动车道,使该路段通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市政建设管理处工程科技术员屠炳森说:“建设中路这一段铲除绿化带,增加机动车道,增加雨水横管,把原先的混泥土路面改成沥青路面。通过这次改造之后,道路拓宽,行车比较舒适,现在有三个双向车道,还有两个非机动车道,大大地提高了建设路的通行能力,对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

建设路(南涧路-幸福路段)改造内容为局部路基处理,增设雨水支管及雨水口,对现状车行道进行罩面处理,新建路灯,增设中央隔离栏及交通标志标线;建设路(幸福路-泰安路段)改造内容为迁移绿化带,局部路基处理,增设雨水支管及雨水口,对现状车行道进行罩面处理,人行道修补,新建路灯,增设供水、燃气管,增设中央隔离栏、机非隔离栏及交通标志标线;建设路(泰安路-小花园段)改造内容为局部路基处理,增设雨水支管及雨水口,对现状车行道进行罩面处理,人行道修补(小花园片区、客运片区前人行道除外),新建路灯,增设供水、燃气管,增设中央隔离栏、机非隔离栏及交通标志标线。总投资约万元。

据了解,除幸福路、建设路外,我市近年来还对洱河南路、宾川路和波罗甸巷等道路进行了提升改造,已完成总投资约万元。其中,洱河南路改造内容为局部路基处理,对现状车行道进行罩面处理,局部人行道修补,交通标志标线。总接资约万元。宾川路(洱河南路-漾濞路段)改造内容为局部路基处理,对现状车行道进行罩面处理,局部人行道修补,增设燃气管,增设中央隔离栏,交通标志标线。总投资约万元。波罗甸巷改造内容为新建雨、污水管道,路基处理,车行道罩面处理,交通标志标线。总投资约80万元。

目前,上述道路除波罗甸巷正在施工,预计于7月15号前施工完毕外,其余道路均已全部施工完毕。与此同时,我市还开展了对局部破损严重的建设路、福文路、龙溪路、洱河南路、宾川路、泰安路及嘉士伯大道等市政道路进行翻铺及修补工作。

大理市市政建设管理处副处长王强告诉记者:“我局在改造提升的同时对人行道破损比较严重的,像建设西路、建设东路、宾川路等七条市政道路的人行道进行了翻铺及修补工作,市区路面破损比较严重的坑塘也进了相应的修补。在雨季汛期来临之前,我们对市政道路下面的雨污水管网进行了清淤及疏通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对城区市政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切实夯实创城基础,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见习记者杨丹妮)

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海东新区生态环保和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情况

7月21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海东新区生态环保和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情况。

为构建社会健康水循环系统。海开委依托已建成的环洱海截污干渠,连接海东新区主干排污管网的9个截污干渠接入点已全部接通,全面构建起彻底阻断新区污水进入洱海的第一道防线。同步推进规划的给水、污水、中水,雨水、直饮水、强电、弱电、天然气8类管网“八个一百公里”工程,全面构建起截污治污的支线网络。依托完备的污水、中水分流系统,全面推进以生活污水治理为核心的健康水循环系统工程,实现了生活污水全入网、全处理、全回用。围绕海绵城市示范目标,海开委全面构建了以雨水疏引蓄用为核心的自然健康水循环系统。强化管控,规范设计。扎实推进,打造海绵城市示范区,针对新城区既防洪又抗旱的山地现状、在国家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指南推荐的17项技术基础上,调整优化新增节水、抗旱树种和滴灌等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使降水充分渗透到地表、让雨水自然保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为将海东这样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的荒凉之地成功绿化,海东新区共布局公园及防护绿地2.26平方公里、生态绿地11.18平方公里、广场及水面0.24平方公里,形成“一心、双环、四廊、多点”的点、线、面、块相互结合的绿地网络结构。为有效改善海东生态绿化,修复山地城市建设形成的大量边坡挡墙,海开委结合林业、农业等多学科知识,经过近年的探索实践,探索出三维排水联接扣生态袋修复、挂网喷播、混播造林的有效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目前,新区已建和在建绿化项目已达个,共完成绿化面积约2.8平方公里(亩),种植大乔木株,种植小乔木株,铺设草坪.9万平方米,完成绿化总投资5.7亿元。

当天,视察组先后到九溪湿地公园视察了海东新区生态环保项目建设情况;到大理海东数字一体化综合展示沙盘视察了城市及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情况,到海东新区大理卫校实地视察了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情况,在视察反馈会上,副市长缪锦辉对大理市海绵城市和海东新区生态环保海绵城市建设情况作了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伯廉作了总结发言。

在实地视察和听取情况汇报后,代表们认为,海东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改造和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全面强化环保工作,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双推进、双落实,为下一步实现海东新区科学、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代表们建议,当前,大理市主城区正在开展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城市道路交道建设等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意识先行,科学规划,立足长远,遵循自然,把环保生态理念植入各项工程建设中,将大理市建设成生态文明的排头兵,将海东新区建设成环保城市的样板和典范。(记者杨振飞)

凤仪镇对城区主要道路沿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7月21号,凤仪镇对城区主要道路沿线经营手续不齐、占道经营、摆摊设点和乱停乱放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依法强制执行,进一步加强洱海周边环境保护整治力度,改善城区市容环境,提升辖区人居环境。

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及《关于开启抢救模式全面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前期,由环保、城管、交警、市场监管和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凤仪镇城区主要道路沿线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排查摸底,对相关单位(个人)下达《凤仪镇城区主要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告知书》,要求限期整改。

凤仪城管分局副局长杨建邦向记者介绍说:“通过前期的摸底排查以后,我们城区的主要三条道路国道、凤中路、兴凤路,总的涉及商铺户,其中占道经营有户,在沿路摆摊设点有60多户,报请园区管委会同意以后,我们镇里面今天组织强制执行,把沿路所有的做修理的、把东西摆到路上卖的,所有的一次性清理,包括我们的乱停车,我们也请交警过来进行整治。”

对限期内未整改或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当天,凤仪镇政府成立城区主要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强制执行领导组,对国道(芝华路口至凤北桥段)、凤中路和兴凤路3条城区主要道路范围内私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以及占用绿化用地种植作物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强制执行。(记者朱滢)

鸳浦社区开展“三清洁”活动

近日,下关镇鸳浦社区开展“全城清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工作人员,以及州气象局、州文联、市纪委、市供销社等结对单位的志愿者和驻军部队官兵多人,对辖区进行“三清洁”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当天,志愿者们带着锄头、镰刀、箩筐、扫帚等工具,积极发挥奉献精神,不怕脏、不怕累,个个奋力争先,来到医药站宿舍、食品公司宿舍、钟表社宿舍、糖果厂、糖业烟酒公司、蔬菜公司宿舍等住宅小区,对巷道、小区、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大家清扫街道、小区地面,清理小区内堆放的杂物、破家具,捡拾绿化带内的垃圾,拔除杂草,清除小区楼道内乱贴乱画的小广告,清理污水沟,把卫生死角的杂物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大家用实际行动为社区整洁优美的环境出了一份力。

鸳浦社区精心组织,深入开展创城“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推进创城工作,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创城的浓厚社会氛围,提高广大居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度;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倡导社区居民从自己做起,不做不文明的事,爱护公共环境,传播文明的行为和理念,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爱护公共环境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营造讲文明、讲礼貌、爱护公共卫生良好氛围,共同创造洁净、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建设和谐文明的美丽大理。(通讯员王淑云李惠玲李语晴)

大理新闻

投稿邮箱:xwpl

.







































昆明儿童白癜风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shizx.com/dlsgr/160.html